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魏国公卜子夏对华夏思想文化的特殊贡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9-12 11: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繁荣兴盛的一个黄金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谓是古中国华夏文明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公元前403年赵、韩、魏三国分晋,魏建都于安邑,魏国人子夏成为思想文化的代表性人物。

子夏(前507——前420年),姓卜名商,字子夏,春秋时期的晋国温邑(今河南温县)人,三家分晋后温邑属魏国管辖。子夏是我国伟大思想家孔子的高足,比孔子小44岁,他14岁拜孔子为师,孔子公元前479年逝世,时年29岁的子夏与众同学在孔子墓地守孝三年,32岁来到晋属西河(今河津辛封村)设教,专心从事教学工作55年,终生从教,传授儒家学说,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发展的弟子之一。椐说《论语》的整理也倾著了子夏大量的心血,《诗》《春秋》等六经儒家经典大多都是由子夏整理传授,教授再传弟子300名,为当时的国家培养了不少治国人才。如:法家的李悝、吴起;贤才有田子方、段干木;儒家的公羊高、谷梁赤;墨家的禽滑厘等文武英贤。魏国国君魏文侯亦尊为师,请教朝政。


  “六经”是子夏教学的主要内容。子夏投师孔子,被分在文学科,帮助孔子整理和编纂经书,孔子称赞他“起予者商也”(《论语.八佾》)。子夏又擅长研究经籍,对礼乐诗书都有独到的见解。子夏在研究和传授经典文献时,最独特的贡献就是对经书进行章节划分、句读判明、文义解释。经子夏加工过的经书易看好懂,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子夏发明的章句之学,不仅是教材史上的重大改革,而且在文化、教育和科学发展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图片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是子夏的教学原则和方法(《论语.子张》)。子夏继承和发扬了孔子启发式教学的原则和方法,鼓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广泛地学习,以求得各方面的知识。倡导学思并重,学思结合,发现问题,及时请教。教学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学者当循序而渐进,不可厌末而求本”(朱熹:《四书集注》)。

学以致用,培养治世的贤才是子夏的教育目的。在学与用的辨证关系上,子夏比较侧重于用。他认为学是用的基础,用是学的继续和目的,学用要结后。“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是子夏的一句名言(《论语.子张》),他主张通过求学来选优汰劣,为社会培养治世的“贤才、良才和奇才”,以满足各国设置各种官职的需要。做官以后,要想管理好国家,还要继续学习和提高。他这一终身受教育的思想和观念,也被后世所承袭。

学术自由、兼容并蓄是子夏首创的教学新风。子夏是继承和发展孔子学说的重要传人,他在继承和传播学说的过程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产生了一些具有法家倾向的思想。当他离开鲁国来到魏国后,本来就有法家思想倾向的他,在这个特殊的社会氛围中,学以致用,儒法兼容,培养出了一批著名的法家人物。他们或为君,或为相,或为将,都在各自的领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子夏这种不怀学派偏见、兼容并蓄的学术内涵和教学新风,对于形成和推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子夏设教,可谓业绩博大,德泽后世。

历代封建王朝对卜子夏多次加封: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即位“独尊儒术”,开始祀拜子夏。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朝廷下令全国把卜子夏的牌位放在孔庙与孔子一同祭祀。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卜子夏为魏侯,按侯的规格祭祀。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为“河东公”。南宋时期的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改封为“魏国公”,是王以下的最高爵位。明清、民国时期在河津辛封村重修卜子夏古墓,并扩地10余亩,重修围墙,牌坊、山门、碑亭等建筑,碑亭内立有龟座碑刻,亭前两旁柏树直通山门,亭南砖柱镌刻青石对联一副,即:


二千年教泽长流莽莽神州,道统固应在东鲁;

七十子门墙并列彬彬文学,师承今尚说西河。

赵波/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3 06:15 , Processed in 0.061813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