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河津曲艺干板腔登上大雅之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4 11: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河津市委、市政府充分挖掘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开拓文化市场,大力扶持干板腔文化产业发展,通过现代媒体把干板腔这一古老的地方曲艺搬上的大舞台。现在干板腔已广泛服务于全市开业庆典及婚丧嫁娶,以它独有的魅力走向市场化产业化,有力推动了我市文化事业的发展。

      (薛晓乐:干板腔登上大雅之堂,传统曲艺放光芒。这里是河津市的一家餐饮服务中心,今天,一场庆祝老人百岁盛典在这里举行。现在,干板腔大师杨玉林正在以干板腔这种特有的方式向老人送上祝福。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干板腔这种河津特有的艺术形式也紧跟潮流与时俱进,逐步走向产业化,市场化。像这样的演出,今年在我市的干板腔演出团体已举行了650场次。)

     在河津市,像这样的干板腔演艺团体经常会参加演出,仅固镇村表演干板腔的演员就达到300余人,该村从事干板腔节目编排创作的共有20余人。

    (河津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固镇村文化站站长董朝元同期:固镇村是干板腔发源地之一。干板腔在河津发展很快,过去是一个人表演,现在发展到众人表演,走向市场化。历年来,我们利用干板腔的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好人好事,为我们村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目前已逐步走向产业化。我们利用干板腔给企业做广告,宣传企业形象,为红白喜事助兴演出,收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河津干板腔起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时代,它是借助歌谣句式韵角的一种口头地方曲艺,短小精悍、生动活泼、风趣幽默、脍炙人口。

  (河津曲艺家协会主席杨玉林同期:河津干板腔原名撂干嘴,从64年开始才叫官名干板腔,原来是单人说的,是口头文学,自编自演,解放以后发展为双人说,呈地毯式,从骑毛驴,骑牛到坐汽车登上大雅之堂。)

  过去,由于干板腔表演单调,内容单一,没有较高的平台,一直制约干板腔艺术的发展。近年来,河津电视台将干板腔这一土生土长的传统文艺载上了曲艺发展的快车道,通过电视荧屏的传播,干板腔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每周一期的节目不仅吸引了数十名干板腔爱好者编写和表演,更成了广大观众每周末最期待的节目。近几年,河津电视台共举办干板腔专场演出500余场。现在的干板腔节目内容丰富、语言活泼,由单人表演到多人表演,由村头巷尾到剧场舞台,表演形式也走向小品化、剧情化。

  为支持干板腔事业的发展,2007年,我市成立了干板腔协会,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艺形式,多角度、多层面宣传市委、市政府的政治导向和富民政策,讴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好典型,弘扬助人为乐的好风尚,鞭挞社会不良风气和丑恶现象,为我市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富裕、乡风文明建设摇旗呐喊、鼓劲加油。

    (河津曲艺家协会主席杨玉林同期:现在我们干板腔协会有六百多会员,我们干板腔协会服务于全社会,与各行各业行业演出很多,例如创先争优,沼气,农廉网,反邪教等等,现在我们干板腔是多功能的,除了文艺节目在舞台上表演外,红白喜事,我们这些演员也参加表演,什么都能表演,说笑,能让你哈哈大笑,肚子笑破,说哭,能让你满面流泪。在主持结婚典礼的时候能让人哈哈大笑。各种大小型剪裁,走满月,过寿,这些活动我们演员都参加,对行行业业服务,)

    现在,每逢重大活动、开业庆典、婚丧嫁娶等场面,干板腔表演者经常会助兴演出。市场有了,产业大了,经济效益也随之提升。

(河津曲艺家协会主席杨玉林同期:光今年一年我们团体有五六十人向社会演出,红白喜事五六十人上台演出五百余场,现在已经走向市场化,产业化,效益很好。每个人每场收入二至三百元,最高有五百元,一个创作节目最高有千五元,至低也有五百元,已经走向产业化。)

     河津干板腔由无“名”无“姓”到正式列为山西省新的曲艺品种,流传于晋南,传播到陕西、甘肃、河南、四川等地,名气越来越大、形式越来越新、范围越来越广、人数越来越多、成为影响力和感召力越来越强的一个全新曲艺品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3 06:00 , Processed in 0.062009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