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河津市委副书记 李昭阳 (上接11月28日三版)农田被淹没,房子被摧毁,人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为了免于沦没,只能以木为舟,朝高山土丘上搬。这样一来,正常的生产生活无法进行,只能在洪荒的孤岛中望水兴叹。禹通过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劈山引流的办法,成功将洪水引到大海,消除了中原洪水泛滥的灾祸,改善了先民由生存向发展的重要一步,在他的治理下,咆哮的河水失去了往日的凶恶,平缓地向东流去,昔日被水淹没的山川丘陵和农田露了出来,变成了肥沃的粮仓,成就了4000多年的狩猎农耕、谋生立业。禹顺水性,把握规律,因势利导,改堵为疏,不但制服了水患,还使土地变成了肥沃的良田。此外,禹善观天象,察星辰,探寻日月星辰的运行及春夏秋冬的更替规律,制定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历法(夏历)颁行天下,让农民顺应农时,适时播种和收获,有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大禹治水 二是为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夯实了根基。我们说“什么是最早的中国”,应该注意两个最基本的前提:第一,要有“国”的形成,要有城郭、文字和冶金三要素的出现;第二,要有“中”的形成,要对周边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吸引他们加入其中,与中国融为一体,造成“大一统”的局面。洪水摧毁了各个部落,以血缘为基础的部落划分被打破,各个部落相互联合,出现了新的组织——城。为了保证自身安全,需要在城的周围建立起墙壁,城作为大型公共建筑,它的出现不是居住形态的自然变化,而是在政治力量的驱使下营建的社会工程。在治理洪水的过程中,大禹创造了“左准绳,右规矩”四种测绘工具。“准”测高度,“绳”量长度,“规”测水平角,“矩”测俯仰角。大禹还创造了刻石和冶金来记录的办法。治水活动本身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禹发挥自己优秀的政治才能,联合各个部族,共同治理洪水,同时协调各部族之间的矛盾,保证洪水治理工程的有效进行。禹在治理水患的过程中,对中原各地的土地物产也有了了解,水患平息后,就划分了青、兖、徐、扬、梁、豫、冀、荆、雍等行政区域,规定了各地的贡品赋税。这样一来,就真正形成了天下归一的大好局面。治水成功使禹的威信空前提高,他不仅通过禅让制成为舜的继承人,更是把原本较为分散的邦国与部落联合起来,结束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社会组织形态,创造了“国家”这一新型的社会政治形态,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早期国家—夏朝,让夏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王为天下共主的时代。因此,大禹既是氏族社会最后一个首领,也是国家的缔造者,还是中国阶级社会的第一任“真龙天子”。
夏代世系表 三是奠定了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雏形基础。大禹治水时,发现龙门山口过于狭窄,难以通过汛期洪水;还发现黄河淤积,流水不畅。于是禹大刀阔斧,改“堵”为“疏”。就是疏通河道,拓宽峡口,让洪水能更快通过。禹采用了“治水须顺水性,水性就下,导之入海。高处就凿通,低处就疏导”的治水思想。根据轻重缓急,定了一个治的顺序,先从首都附近地区开始,再扩展到其它各地。他以龙门口为起点,将天下分为九州,按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的顺序走了一遍,最后又回到龙门口,彻底掌握了山川地理的形式,控制了从江河源头到出海口的广大区域,有效治理,变害为利,摸清了九州之内的气候土地条件和物产,规定了税赋的等级,规划了进贡路线,促进了交通、商贸、农耕、畜牧业等的发展,大大拓展了中国的疆域,促成了前所未有的大中国局面,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治理体系,可以说奠定了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雏形。后来,禹命各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并将全国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九鼎象征九州,反映了全国的统一和王权的高度集中,显示夏王已成为天下之共主,是顺应天命的。大禹把九鼎称为镇国之宝,各方诸侯来朝见时,都要向九鼎顶礼膜拜。从此,“定鼎”成为全国政权建立的代名词,九州成为了代表中国的地理观念,并深深地印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
九州山川实证总图(1177年) 四是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大约在4100多年前,中国的黄河流域洪水为患,尧命鲧负责领导与组织治水工作。鲧采取“水来土挡”的策略治水。鲧治水失败后由其独子禹主持治水大任。大禹决定集中治水的人力,在群山中开道。艰苦的劳动,损坏了一件件石器、木器、骨器等工具。人的损失就更大,有的被山石砍伤了,有的上山时摔死了,有的被洪水卷走了。可是,他们仍然毫不动摇,坚持劈山不止。在这艰辛的日日夜夜里,大禹的脸晒黑了,人累瘦了,脚指甲也因长期泡在水里而脱落,但他还在操作着、指挥着。在他的带动下,治水进展神速,大山终于豁然屏开,形成两壁对峙之势,洪水由此一泻千里,向下游流去,江河从此畅通。随着黄河龙门文化逐渐从殷商之际的甲骨文字,到秦汉之际禹凿龙门说法的形成,再到魏晋之际的“登龙门”和隋唐时期的鲤鱼跃龙门,使黄河龙门的说法从产生之初就呈现出历史事件与地理景致合和并现的特点,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禹凿龙门体现了顾全大局、公而忘私的家国情怀,自强不息、敬业奉献的奋斗精神,尊重自然、求真务实的科学理念,利济天下、以民为先的责任担当,实事求是、因势利导的创新精神,安民惠民、敬民爱民的民本情怀等,都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的重要源泉和基石,而鱼跃龙门所包含的不畏艰难险阻、逆流而上的勇气和胆识,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也具有特殊的意义。这些黄河龙门文化精神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黄河儿女,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的重要来源,也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更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 五是生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大禹治水13年,其中开凿龙门就费时4年之久。足见当时打开龙门是大禹治水中最关键、最艰巨、最重要的任务,也是大禹治水的成败所在。《庄子》以极其虔敬的心情记述了禹的丰功伟绩,颂扬了他坚忍不拔的意志,记述禹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意思是说禹为了制服水患,不辞劳苦,亲自拿着工具,带领众人兴利除害,同人民一起风里来雨里去,奋斗在治水的最前面。艰辛的劳作使得他形容憔悴,大腿瘦得没什么肉了,小腿上的汗毛也都磨光了。禹就是这样一位含辛茹苦,解救苍生的圣人。因为长期在外治水,禹无暇顾及妻子和家庭。据说,他才刚刚新婚第四天,就出发去治水了,这一去就是十年,中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第一次经过门口时,他听见自己的儿子呱呱落地了,妻子由于分娩的痛苦正在大声呻吟。手下劝他进去看看产妇婴儿,他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路过家门,听见儿子咿呀学语,挥着小手叫父亲,禹向妻儿远远地打了个招呼,含着热泪离开了。第三次经过家门口,孩子长到十多岁了,跑过来拉着父亲的手往家里拉,他爱怜地抱起儿子,亲了一下,叫儿子告诉母亲,治水忙,没空回家,又匆匆离去了。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敬业精神,深深打动了治水的人。他这种舍家为国,公而忘私的高尚精神至今被人传颂。这种百折不挠、任劳任怨的非凡品质,坚韧不拔的卓越意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龙门文化的基因。
大禹治水 来到河津,必然绕不过华夏民族最重要的心理地标之一——龙门。从心理愿景看:龙门就是天下鲤鱼都爱去,一跃便能化龙的地方。“成龙”的愿景亦成为历代文人士子争赴科举,期盼一举得中,报效家国天下的念想。龙门可算得上是古时读书人的精神支柱。随着龙门蕴含的文化意味日益丰富,尤其是鲤鱼化龙的吉祥寓意形成之后,“龙门”作为地理景观不再是秦晋的专属,而是渐流南北,以各种形式出现在中华文明辐射所及的各地,形成一种全民族的文化意识,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和地理坐标;从承载方式看:在全国各地都有以龙门为名的山脉山峰、河流溪涧、乡镇村落、风景名胜,大禹庙也遍布各地;从传播路径来看:呈现出源起于秦晋后首先扩散至黄河流域,而后流布至长江以南,最终辐射东亚地区的三个阶段。古玩市场上曾出现一枚日本江户时代(1603年—1867年)铜镜,背面刻鲤鱼跃起于河的图景,并大书龙门二字。现在日本仍保留着在端午节时放鲤鱼旗,祝愿男孩茁壮成长、坚强勇敢的习俗。古代朝鲜半岛长期以来使用汉字,世宗大王时组织学者造谚文,中国的龙门在这里也衍生出了特指词语,如:登龙门,意为踏上仕途;鱼跳龙门,表示考试合格或突破关卡。可见,即使语言不通文字不同,作为文明载体的龙门符号也能成为异域对中国最为具象的认知,并且逐渐本土化,形成各自的独到表达方式。
六是确立了在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龙门是“古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战略要地,也是华夏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龙门历来是军事战略要地。龙门位于秦晋交界处,水急势险,黄河跨度极小,是通往大西北的咽喉要道,古称龙门天堑,为历代兵家必争的军事战略要隘。东周时设“龙门关”,是三晋八大军事要塞之一。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秦晋交战的主战场,军事上的大博弈。隋末李渊占领龙门,渡河西取长安。公元619年,李世民从龙门踏着坚冰过河,全歼刘武周军队。明末李自成率部由龙门东渡黄河直捣幽燕,推翻了朱明封建王朝。这里也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前线,谱写了龙门儿女气壮山河的光辉一页。龙门历来是经济战略要地。龙门为秦晋交通要冲,古称“禹门渡”,春、夏、秋以舟楫摆渡,隆冬则踏冰过河,史称禹门为商贾云集之城,货物集散之埠,其水路由禹门口上行可至陕北、甘肃、内蒙,下行到潼关,并往东到河南灵宝,往西至陕西咸阳、草滩等,往来船只1000多条。春秋战国时期,禹门渡曾经是秦晋之交的通衢要渡。唐宋时的清涧渡、明清时的清涧码头、禹门渡曾经辉煌多年。据史料记载,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龙门水运码头年粮食吞吐量在500吨以上;民国时期,禹门口运煤船只常年在500艘以上,煤炭吞吐量高达4万吨。民歌唱道:“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九十九道湾上,九十九只船”,正是唱出了河津一带河与山的争力,人与河的较量。峡谷中收束腰身的黄河在抵近禹门处拍岸惊起,经历三处急弯,湍急的波涛跌出禹门,形成如同平地惊雷的禹门奇观。龙门石山屹立于黄河两岸,形如巨门。明代薛瑄游龙门后称之为“山断河出”,黄河由此南流出峡,豁然开朗。龙门历来是文化战略要地。龙门历来是秦晋文化的大碰撞,名副其实的四战之地,东西方向是关中、山西势力的角力;南北方向则是游牧文明与中原华夏文明的对峙。“史圣”司马迁,以独到的眼光对中国历史作出了预判:“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实功者常于西北。”“司马迁线”西起龙门,东至碣石,这是一条农牧分界线,历史上的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便在这里碰撞。后人为纪念大禹功德,汉代在禹门东岩创建了大夏禹王庙,即东禹庙,吸引了古今中外众多游客。大夏禹王庙当时被誉为全国七祠八庙之首,六代“帝王”、八朝墨客和诸多志士学子、游客骚人,纷纷前来瞻仰大禹功绩,饱览龙门壮观,体味“鱼跃龙门”神韵,憧憬锦绣前程。孝文帝、汉武帝、武则天等都曾到此祭祀大禹,隋代大儒王通也曾发出“壮哉,山河之固”的感叹。著名诗人王绩、王勃、李白、杜甫,文学家苏轼、欧阳修,史学家司马光,理学家薛瑄,著名学者顾炎武等文人墨客,都曾登龙门吟诗作赋,流下了不朽的诗联和文章。薛瑄的《游龙门记》对古龙门的壮观作了生动的描述,曾入编高中语文教材。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华国锋、胡耀邦、乔石、李德生、董必武、杨汝岱、郭沫若、谢觉哉等都先后到龙门视察,并留有笔迹纪念。东禹庙春秋有古庙会,十分壮观。庙会春季在暮春三月二十三日,秋季则在三秋九月初一,极为热闹,远近来观者众多,又有陕西、河南、甘肃等省商客助兴。可惜的是龙门东禹庙这处千年胜迹于1942年毁于日寇炮火。
2012年春,河津市龙门村仿照汉代大禹庙在龙门村西建造了龙门大禹庙,总体布局和建筑风格既保留原制,又别开生面,以大禹文化为底蕴,融根祖文化、龙门文化、和谐文化、民俗文化等为一体,凸显出龙门人独具特质的人文内涵和一脉相承的精神品格。
古龙门全图(民国初期) (四)四大八景河山美。正是有了禹凿龙门以后,河津境内才山川锦绣、风光明媚,域内八景,美不胜收,分别有“邑中八景”“龙门八景”“麟岛八景”“午芹八景”,并称为河津“四大八景”。 在河津,可供凭吊的历史遗迹随处可见。徜徉于古耿大地,可以感受禹门叠浪、汾水澄波、红蓼春妍、午芹秋霁、云中烟寺、峪口清泉、疏属晴岚、平原夕照“邑中八景”的异彩纷呈;拜谒“大禹庙”,可以领略层楼倚汉、曲栈连云、鸣泉漱玉、飞阁流丹、悬崖挂月、空谷惊雷、秋水归帆、春鳞汲浪“龙门八景”的惊险奇幻;登上“九龙岗”,可以远眺西河画舫、孤云送月、雁塔凌空、倚斗金銮、太华晴峰、汾水秋波、小桥飞凤、原麟叠翠“麟岛八景”的蔚然奇观;漫步吕梁山前,可以欣赏金峰远照、鸦石奇巍、筛崖玉溅、芹谷神泉、清流重叠、白羽争滩、长桥卧波、泊岸村船“午芹八景”的仪态万千。
古耿龙门全图(薛瑄八景诗) 神奇的“四大八景”,都是古中国在龙门的文化标识,它们或属大自然鬼斧神工形成的天然景观,或因了母亲河黄河、汾河和吕梁山麓、三峪泉水相映形成,实属美丽景象的真实写照。每一处景色都让游人有“佳境千万曲,客行无歇时”“一步一景一画卷,移步换景画中游”之感。 (五)天下古庙数高禖。指的是河津高禖庙。高禖庙是全国屈指可数以“高禖”冠名、以根祖文化为内涵的道教建筑群。所谓“高禖”,并非人名,而是上古乞求婚配和子孙繁衍的最高等级的祭祀活动。然史无所定,但毋庸置疑,高禖之神并非专指一人,而是众望所归的一群偶像;其祭祀活动,更是一种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庄严而神圣的古文化大典。高禖庙占地一万平方米,其地址在河津连伯村,从地图上看,高禖庙与万荣后土祠的连线几乎与汾河东北西南走向平行,也可见女娲信仰和主要遗迹区与黄河下游区域密切相关。
河津高禖庙 据1976年发现的“乐楼柱子祀”(柏木记事柱,与清嘉庆二十四年碑文异曲同工)记载,写有“乐楼柱子祀”的八角形柏木柱子早已被毁,被曲折保存下来的祀文是: 时夏禹庚辰后土村拜祀 仲康丙寅年诵曰皋庙 商汤丙申大祀祭拜诵曰高禖庙 周名发丁卯仲春祀建乐楼 泄心甲辰年重修 魏黄初三年再此修葺 晋惠元康再此重修 大清嘉庆廿四年己卯乐楼后移三步 按照“乐楼柱子祀”的记述,在夏禹庚辰年,即公元前2067年有一次祭拜活动,这说明距今4000多年前,高禖庙就建于兹土,生活在此地的先民们祭拜高禖的活动已经有了简略的文字反映。自夏朝创建高禖庙以来,商周、汉代、魏、宋元明清、民国历代均有重修扩建记录。自古帝王常祀高禖,以求皇嗣。《礼记·月令·仲春之月》:“玄鸟至。至之日,以太牢祠于高禖,天子亲往。”《汉书·武五子传·戾太子据》:“初,上年二十九乃得太子,甚喜,为立禖,使东方朔、枚皋作禖祝。”东方朔作《皇太子生赋》,枚皋撰《立皇子禖祝》。由此可见,皇家对高禖神的礼拜,是像祭祀社稷一样隆重而虔诚。
高禖庙献殿 高禖庙古称“高庙”或“皋庙”,蕴涵着中华民族最深的根、最古的源,是华夏文化基因的重要谱系,庙内现存建筑由三进院落组成,主要山门、乐楼、香亭、献殿、正殿、天神殿、结义殿、阎罗殿、三霄殿、五岳殿、高禖宫等建筑。整体布局合理,色彩饱满,木雕技艺高超,各种吉祥图案装饰精美,另有保存重修庙宇碑十三块。正殿大门上挂有“至哉坤元”的门匾上,内供奉四位大神,正中间是女娲娘娘,作为始祖神和媒神被祭祀,旁边一为大禹,被视为夏朝始祖,二为后稷,轿子里面是后稷的母亲姜嫄,传说姜嫄履大迹而生后稷,所以二人被视为周朝的始祖,正殿是高禖庙的主体,历年来香火最为鼎盛。正殿的东、西两侧分别是天神殿和结义殿,天神殿共三间,内供奉道家的神仙赵九郎,传说他掌管天上风雨和雷电,被人间称为天神;结义殿内供奉刘玄德、关云长和张翼德,在东西廊亦有阎罗殿,供奉十殿阎罗,传说其掌管人的生死祸福;三霄殿供奉着三位名字中带“霄”的仙姑,分别是云霄、琼霄、碧霄,她们给天下苍生赐福,同时还有福佑幼儿的神力;五岳殿供奉的是东西南北中五岳大帝,即黄飞虎、蒋雄、崇黑虎、崔英、闻聘大帝。高禖庙在建筑方面最值得一提的便是献殿的香亭和舞台,以及庙中留存的精美壁画。香亭上的四个角下各有一根柱子,二者以斗拱相接,紧紧相连,但奇在这几根柱子并不着地,而是距离最下方的石墩子还有距离,可见建筑技艺之高超。舞台的建筑堪称一绝,舞台之顶亦没有用钉耙来衔接,而是以斗拱结构使其固定,更显飘逸卓绝。 高禖庙内另有世间罕见的古代壁画,创作于清末民初的壁画作品现存510平方米,有158个人物,57幅图,其中,献殿东西两侧墙壁的壁画艺术成就最高。分别画的是大禹开凿龙门、后稷教民稼穑等苍茫古事和高禖之祭盛况。画中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时代和地域文化特征,体现了民间画匠高超的技艺。如献殿之东的山墙绘有大禹故事、西边则有后稷故事与之对应,同时西边还另有祭祀高禖情景,加上结义殿的三英战吕布,以及天神殿的天官赐福等壁画,每一壁画主题鲜明,色彩搭配协调,人物、景象的描绘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久视壁画,仿如身临其境。高禖庙的存在,证实了河津是古中国人类生活的早期发祥地。
献殿东侧《大禹开凿龙门》壁画
献殿西侧《后稷教民稼穑》壁画 高禖庙融根祖文化、和谐文化、建筑文化、婚育文化、民俗文化为一体,是中国最早的爱情圣地,千百年来深受海内外游客和信士的青睐,每年农历三月十八(相传为女娲诞辰)、九月十八庙会日,高禖庙要举行盛大的庙会,青年男女在这一天可以自由相会、相恋,人们对女娲的信仰从婚姻又增加了生殖、求子、祈福等内容。四方香客云集,拔花求子,上香还愿,热闹非凡,台湾道教地母至君团等曾五次来高禖庙寻根祭祖,捐资修庙。2004年,高禖庙被确定为山西省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弹洞之谜 庙不在大,有仙则灵。千百年来,高禖庙有许多富有神奇色彩的传说,高禖庙萦绕着神秘的气氛,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和神话,吸引着八方来客前来观光祭拜。这些传说包括:1.风沙不侵、水浸不塌的奇观。传说庙内有三枚宝珠:避沙珠、避风珠、避水珠。2.弹洞之谜。发生在1938年的抗日战争时期,至今遗迹尚在。3.古井神泉。传为大禹治水时所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4.状元匾。即“人初性善”金字匾额,为乾隆二十六年状元王杰为报答神恩所赠。5.献殿东西内墙壁壁画发光之谜。6.抗战时期,高禖庙的红色暗语。据专家实地考证,抗战时期,高禖庙曾是河津地下党组织与延安革命根据地联络的坐标点。这些传说都为高禖文化增添了诸多神奇的色彩,为高禖庙披上了神圣的光环。
状元匾 只要来到高禖庙的游子,都能看到庄重慈蔼的高禖神,依然端坐在她当初造人的地方。那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故乡,无论你走了多远,无论你离开多久,她永远在这里,与黄土、与黄河、与岁月一起,等待你的归来。 (之一完)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