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箱箱洞察:碳中和背景下有哪些新机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21 14: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的双碳目标将为产业互联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得天独厚的发展机遇,包括带来投资机遇、转型机遇和创新机遇。首先,双碳目标具有很强的政策稳定性,这一掷地有声的气候目标会贯穿未来近40年中国的发展脉络,中国经济社会向绿色、低碳、有韧性、可持续的方向迈进的大趋势不会逆转。在强大的转型需求下,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的深度融合将迎来黄金发展期。双碳目标也可能会催生一批新产业、新赛道,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碳市场等市场化手段日趋完善之后,碳排放权交易和碳汇交易等机制也将走向主流化。届时,自身发展具有环境额外性的产业(在其正常经营外还可创造额外环境和生态效益的产业)就可能获得更多收益。

其次,中国距离实现碳中和目标还存在数百万亿的资金缺口,意味着大量资金将在政策和金融工具的引导下流入相关领域。根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的《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报告,碳中和路径要求中国从2020年至2050年新增约138万亿元绿色投资,超过年GDP的2.5%。据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2021)测算:“中国未来三十年的绿色低碳投资累计需求将达487万亿元人民币,投资规模相当于487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占到未来30年GDP的6.5%。从绿色金融发展的经验来看,其中政府出资大约占10%,其余90%都来自于社会资本,但公共资金能发挥对社会资本的引领和撬动作用。以碳中和债为例,截至2021年末,中国碳中和债累计发行1807亿元,其发债主体信用资质较高,以国有企业为主,主要投向清洁能源、清洁交通和可持续建筑项目等领域。从供需两端来看,碳中和债的市场活力较高,发行成本较低,其规模预计还将持续扩张。随着碳中和进程不断推进,能够享有类似的融资优惠和激励措施的企业范围预计将不断扩大,具有“绿色、可持续、低碳”等贴标的产业和企业具备相当的竞争优势,也必将惠及产业链条中的产业互联型智慧平台和循环经济的应用主体,为相关产业带来更大的资金红利。

最后,国内乃至全球的技术水平尚不足以支撑碳中和或净零排放目标的实现,亟待在近期突破技术瓶颈,确立能够大规模应用的先进减排和适应技术。因此,双碳目标同样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机遇,科技创新势必在其中发挥重中之重的作用。根据《意见》,低碳零碳负碳和储能、高效率太阳能电池、可再生能源制氢、可控核聚变、零碳工业流程等低碳前沿技术都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之列,建立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又可以加快先进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对科技创新进步的需求又将进一步推动对营商环境、人才培养和国内外合作的需求,最终带动相关产业链的优化和升级,并催生出一批低碳绿色新兴技术、产业和商业模式。

箱箱洞察:不难看出,围绕双碳目标,未来几十年新能源、储能、环保节能、高端制造、循环经济等产业,以及相关装备制造、大数据平台、绿色终端产品都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在碳中和以及智能时代软硬件结合的背景之下,AI、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 (IoT)、数字孪生、安全技术、区块链等前几代人无法想象的呈指数级发展的科技创新,都将加速应用在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农业、绿色基础设施、物流运输等领域,成为企业最核心的驱动力量。抓住新一轮低碳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能够极大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的行业竞争力。

未来几十年,“碳中和”会成为社会变革的重要抓手,将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其高度已远远超过碳本身,甚至关乎国家的永续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2 19:56 , Processed in 0.062410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