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兽医张随旗在芮城远近闻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8 10:3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推车出诊

几十年坚持做一件事是一种什么体验?本次采访对象——2020年运城市第六届“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张随旗老人可以给我们一个答案。

张随旗老人是芮城县远近闻名的兽医,多年来,他不图名利,仅靠着一辆摩托车在芮城、永济、平陆等地来回奔波,为周围养殖农户救治了许多牛羊,挽回了财产损失。

而他一个人的坚守,也带动了一家人的事业。受他影响,子女也走上了医学之路,敬业爱岗,以医术为生命护航。

1月12日,记者一行人赶到芮城县东垆乡南垣村张随旗家中时,便从其家人口中得知,他早上8时才刚结束前一天的问诊进家门。

从前一天下午4时接到问诊电话,一直到第二天早上8时,张随旗一晚上奔波了25公里路,跑了3个乡镇为4家养殖户生病的牛羊看诊。看诊完,他在养牛厂饲养员的宿舍简单眯了一会儿就算是睡一觉了。

59年的职业生涯里,他经常都是这么度过的。他的坚守与敬业,也让我们看到了一颗质朴热爱的赤诚之心。

因为喜欢,选择成为兽医

南垣村村支部书记陈伟感慨,如果不是张随旗老人,就没有当地畜牧业的发展。了解了张随旗的过往,就会发现,这句话一点也没有夸张。

“我干兽医已经有50多年了,从小干到老,从早干到晚,天天干也不觉得累,就爱这一行!”1948年出生的张随旗,一说起自己心爱的职业,滔滔不绝,神采飞扬。

张随旗在家里排行老四,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1964年,年仅16岁的他在西陌镇中学上了一年初中后,来到东垆乡兽医站当学徒,先后拜访了3位名师,并阅读了大量兽医专业书籍,集中学习兽医技术。

说起来,张随旗与兽医这个职业也有些渊源。从小在学校勤工俭学的他,经常帮老师一起养猪,假期里老师更是把养猪的活儿直接交给他全权负责。那时,老师评价这个小孩:“不仅热爱,而且勤快。”在学生档案的评语里,老师也这样评价:“小娃说大人话,做大人事。”

也就是从那时起,因为喜欢,张随旗就再也没放下这件事。

谈起那段学徒岁月,张随旗既兴奋又骄傲:“自己学,自己观察,自己总结。”尽管那时还是小娃娃,甚至有些人都不看好他,但他愣是通过自己的天赋,默默观察,不断努力,并且敢想敢干,一年后就让养殖户们每每来兽医站都直接喊他的名字。

张随旗在站里“一干就成功”,终于出师并练就一身本事。1964年到1982年,他在东垆、东吕两个兽医站巡回服务,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踏实肯干,给当地乡民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也对他赞不绝口。

因为热爱,不断探索钻研

1983年,张随旗回到村里办起了自己的兽医诊所。为了更好地服务乡里乡亲,他不断钻研、不断创新,不仅上门看常见病、给牲畜接生,而且积极研究改良配种技术,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疗法。

前几年,乡里牛的“第四胃阻塞”病令许多同行不得其解,但张随旗沉下心来仔细观察、潜心研究,运用自己现有的医学知识和实践经验,通过插针、按摩及药物综合诊治,成功医治好了600多个病例,赢得了广大村民的认可和好评。

多年的经验积累,让张随旗在畜牧冷配技术上持续精进。2003年,甘肃一个大型养殖场负责人慕名而来,想请他去厂里专职搞冷配工作。面对对方提出的丰厚年薪待遇,他婉言拒绝,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家庭虽不富裕,但不能因为钱就失去为家乡人民尽心尽力的本心。

时至今日,张随旗外出给牲畜看病、配种都只收药品成本费,而且从来不赚差价,多少钱进的药就多少钱卖出去。如今,药价涨了,油费涨了,他的看诊费仍没有涨,几十年都不曾改变。遇到一时给不出钱的养殖户,张随旗也不计较,就直接走了。经常有人问他:“跑一趟二三十元的诊费,一天挣的钱够摩托车的油钱吗?”但他无怨无悔,用他的话来说:“只要有活干,不图钱!”

从医59年,类似的事情不计其数。乡亲们欠他的医药费、配种费账单厚厚一沓,达6万余元,有的甚至都没欠条。他总是说:“大家都不容易,只要养殖户有需要,我就要管到底。”

张随旗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因为责任,心甘情愿奉献

在家人的眼里,他永远把别人的事情放在第一位。

2003年正月的一天凌晨,大雪纷飞,天寒地冻,西陌镇一户村民家里的牛难产,打来电话求助。他二话不说,徒步赶往村民家里。经检查得知,此牛因小牛体大难产,他就脱下厚重的衣服,赤身裸膀用手给牛接生,忙活了两个多小时,母牛才顺利生产。

2004年5月,学张乡斜口村一村民家中母牛患“第四胃阻塞”病,他骑着摩托车赶到后认真观察病情,悉心诊断,采用灌肠、灌药、输液等方法进行治疗,每天往返两次,第5天母牛终于得以顺利产下两头小牛。事后,村民为感激张随旗,敲锣打鼓地将一块写有“德厚术精”的牌匾送到他家。

前两年,张随旗的小女儿出嫁,亲戚们不远千里赶来祝贺,家人齐聚一堂、其乐融融。女儿婚礼前一天晚上,张随旗又接到了问诊求助电话,他二话不说直接骑着摩托车就赶往村民家。

“他经常因为太累了,回家的路上都不知道自己骑到哪了,然后打电话让人接。”大女婿冯宏阳说,“给动物看病,危险系数很高。前段时间,他问诊时把手给弄骨折了,没收诊费,自己住院治病还花费了两万余元。就这,手刚一好能动了,又开始继续干事业了。”

对于张随旗的职业,他的老伴南彦娥既骄傲又心疼。每次张随旗外出问诊,她心里最担心的是他的安全问题,“赚不赚钱都不重要,只要人平安,就什么都不怕”。

“75岁了还这么有干劲,不怕脏、不怕累,对我们后辈也是一种激励。”大女儿张亚朋说。

在张随旗的熏陶下,孩子们也选择“子承父业”,大儿子张超峰在省城太原开了自己的综合诊所,小女儿张亚渊在芮城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几个侄子、侄女也与“医”相关,都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受父亲的影响,儿女们在工作岗位上负责、认真,对患者热情、真诚,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他们拥有同样的敬业精神,甘于奉献,服务基层,发挥光热。

因为敬业,克难为民服务

采访结束后,张随旗推出了他朝夕相伴的“伙伴”——摩托车,这已经是第五辆摩托车了,之前已跑坏了四辆。车上挂着满满的看诊工具;右车把上缠着纱布和胶带,是为了方便骨折受伤的右手能够拧动车把,继续外出看诊;车上还常备一个雨披,有时由于连夜赶路过度疲劳,他会把雨披往地上一铺,就地睡一觉。

从20世纪70年代的马车、驴车,到80年代之后的自行车、摩托车,这些“伙伴”见证了张随旗“救死扶伤”的大半辈子,从东垆乡到芮城县城,从芮城到平陆再到永济等地。这么多年来,乡里的其他兽医或因辛苦或因年岁渐长都不再干这一行,只有张随旗还日夜奔波在路上。乡民们曾对他说:“张师,你不干我牛都不喂了!”张随旗明白,时至今日,当兽医早已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只要走得动能干活,他会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继续为大家服务。

择一事,终一生。张随旗的人生看似平凡,却熠熠生辉。他为什么能成为大家学习的道德模范?答案也许就在木心先生的那首诗里:“从前的日子过得慢,一辈子只够爱一个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凭着最纯粹的真心和最执着的热爱,一生只做一件事,足矣!

“不求任何回报,不遗余力奉献,张随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善行义举’。他积善成德,惠及家人,值得我们学习。”东垆乡党委书记姚炎斌说。

一个人的德行与事业,为一个家庭扎下了道德的根脉,铸就了创业的魂魄。张随旗的坚守精神,如春风化雨般感染着身边的人,以一人带动全家,为社会服务,奉献真心,弘扬了美好家风。

□记者 薛丽娟 王捷 见习记者 杨颖琦    摄影 记者 卫行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3 05:55 , Processed in 0.066993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