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万荣后土祠及其戏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5 15:4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后土,本是总司土地的男性大神,由于地可载山川、生万物,人们便将其和母性联系起来,隋唐以后,衍发为掌管人间生殖、生育的女性神,并称之为后土娘娘。万荣后土祠是宋以前朝廷祭祀后土的本庙,自汉武帝建祠以来,先后有汉、唐、宋8位皇帝19次亲祀。现存后土祠为清代建筑。其中,“品”字形戏台最为今人所关注。

今万荣县,由原万泉县与荣河县合并而成,后土祠在荣河县境内。荣河,上古为纶邑。汉置汾阴县,属河东郡。唐开元十一年,以地得宝鼎故,改汾阴为宝鼎,属河中府。宋大中祥符四年,又因有荣光幂河之瑞,改宝鼎为荣河,属陕西路。金改置荣州,仍为县,元初废州复县,明清因之,现为镇。后土祠坐落在荣河镇西十五里处的庙前村西北方高地上,因其地势较高,形状像人之臀形,故称“脽上”。



后土即社神,本是总司土地的男性大神,其地位与天帝等同,并称“皇天后土”,产生极早。秦汉以前,不但作为社神受天子、诸侯一国一方之祭,而且后来进入村社、家庭,为一村一户所供奉。由于地可载山川,生万物,人们便将它和母性联在一起,衍发成掌管人间生殖、生育的女神。隋唐以后,后土祠的神像就变为女性,并称之为后土娘娘。


在先秦文献中,“后土”指田正,即上古时期掌管有关土地事务的职官,而非神。《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为贵神,是尊是奉。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杜预注:“土为群物主,故称后土也。” 《国语·鲁语》:“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礼记·月令》记:“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黄帝,其神后土。”郑玄注:“后土亦颛顼之子,曰犁,兼为土官。”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曰犁,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后转为社,后土官阙,犁则兼之。句龙为社神则不得又为五祀,故云犁兼也。”

按孔氏疏,作为社神的后土,其第一人仍为共工氏之子句龙,因其“能平九土”,故而后来成为人们祭祀的土神或社神,颛顼之子犁(祝融)不过是继任了“后土”这一官职而已。

不论文献记载的后土是官名还是神名,是句龙还是祝融,都反映了远古先民对土地的依赖和崇拜。总之,至周代,后土作为土神已受到厚祀。《周礼·春官·大宗伯》:“王大封,则先告后土。”郑玄注:“后土,土神也。”

早期文献中的后土均为男性,大约从唐代,后土逐渐变为女性形象,故民间又称之为“后土娘娘”。

“后土”一词本义,应是女神。在甲骨文与金文中,“后”字都是女人形状。马书田《华夏诸神》一书中认为:“后”字的初义,当指部族之尊母。在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上古母系社会中,生育了本族子孙的高母,是理所当然的领袖和权威,而其名称就是“后”。关于“土”字,《说文解字》释为:“土,地之吐生物者也,象地之下地之中物出形也。”古代以来生人者称母,生万物之母,就可称“土”。今天人们常说的“大地母亲”就是。总之,“后土”一词,就其本原来说,正是指大地母亲之神。

中国由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女性至高无上的地位被男性所取代,昔日崇拜的女性神自然也会被男性神取代。这可能就是那些充满传说色彩的先秦文献中把“后土”看作男性神的缘故。特别是在汉代以后的阴阳哲学中,强调天阳地阴。再加上地可载山川,生万物,人们便将其和母性联系在一起,衍发成掌管人间生育的女神。



后土祭祀由来已久,传说始于轩辕黄帝,据祠内《历朝立庙致祠实迹》碑记载:“轩辕氏扫地为坛于上,二帝八元有司,三王方泽岁举。”祠内故有著名的历史遗迹——扫地坛。秦汉以来,历代帝王皆祭后土,汾阴后土祠即为宋代以前朝廷祭祀后土的本庙。汉、唐、宋多位皇帝亲祀后土,金、元两代,再无帝王亲祀汾阴之举。明代以来基本为民祭。后土祠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四年,《汉书·郊祀志上》有载:


天子郊雍,曰:“今上帝朕亲郊,而后土无祀,则礼不答也。”有司与太史令谈、祠官宽舒议:“天地牲,角茧栗,今陛下亲祠后土,宜于泽中圜丘为五坛,坛一黄犊牢具。已祠尽瘗,而从祠衣上黄。”于是天子东幸汾阴。汾阴男子公孙滂洋等见汾旁有光如绛,上遂立后土祠于汾阴脽上,如宽舒等议。上亲望拜,如上帝礼。

《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等各本纪记载,汉唐宋先后有8位皇帝共19次临幸亲祀。

后土祠以前的建筑形制,已不得而知。宋金时,据庙内献殿东现存《蒲州荣河县创立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庙像图石》所示,为一完整的大型祠庙建筑群。祠北临汾河,西靠黄河。沿中轴线分别为棂星门、太宁庙、承天门、延禧门、坤柔之门、两方台、坤柔之殿、寝殿、配天及旧轩辕扫地坛,四角有角楼。整个建筑群南北长七百三十二步,东西阔三百二十步。

棂星门以内,正中为五间歇山顶大门,名“太宁庙”。门两侧各有五间廊,中间各夹一三间角门。进入太宁庙,其左右各有一碑楼,三间二层,右为宋真宗碑楼,即王钦若于大中祥符四年所撰之《汾阴朝觐坛颂》,左为唐张说开元二十一年撰《后土神祠碑》。碑楼之侧各有二殿。进入承天门,院两侧各有碑楼,东为“修庙记”碑楼,三间二层,歇山顶,西边一楼名称模糊不清。再北为延禧门。过延禧门即为正庙之前院。院右为“钟楼”,其制与“修庙记”碑楼相同。对面一小楼,不知作何用。坤柔之门是正庙门,其制与承天门同。

左右都设围廊,与东、西、北之廊相连,围成廊院。廊设栏杆。廊院共二重。前部大殿为“坤柔之殿”,即后土祠之正殿,九间,重檐歇山顶。下有高台基,设左右阶。殿西山引斜廊,围成内院。院内左右各有一小方亭,正中有一大一小两方台,大台为露台,南面正中出台阶。小台用栅栏围绕,为封石匮之所。后殿名“寝殿”,三间,歇山顶。西山出斜廊。在廊房两侧,各有三小殿,与正院东西廊相连。左面北部一殿名称不清,其下为“六丁殿”“五岳殿”,右面由北至南为“五道殿”“六甲殿”“真武殿”。廊院以北,围墙正中突起高台,上有一三间悬山顶小殿,即“配天”。围墙之外,“配天”殿以北,是“旧轩辕扫地坛”,周围遍植树木,中间以横墙分为前后两院。墙上开棂星门,八字墙。前院左侧有一重檐方亭,名称不清。后院正中为坛,上建一重檐歇山顶大殿,其左右有配殿。


露台,即露天之台,形状一般为方形,多用砖石或土建成。露台源于远古帝王“观祲象察气之妖祥”之灵台,露台之名,汉代已有记载。《史记·孝文本纪》

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

孕育于汉、唐时宫廷寺庙中用于招仙降神的露天台榭,到宋金时期,已具有表演歌舞技艺和摆放供品两种功能,是戏曲表演场所由“撂地为场”的平地到在它之上加顶盖后又砌墙的舞亭、舞楼之间的过渡形态。通常露台是在大殿前面,与殿基齐高相连,这种形式成为历代殿堂建筑的模式,后世也被用作演出场所。进一步发展,和殿堂脱离开来,成为与殿堂相对的独立形制。


今之后土祠,已非《蒲州荣河县创立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庙像图石》所刻之原貌。明万历年间汾河决口南泛,原庙被淹。清康熙年间移地重建。同治初年,黄河河道东移,乃移建今地,始建于同治十二年,主殿次年落成,光绪时又兴建。现存都是晚清建筑。祠南北长240.81米,东西宽105.21米,总占地25268平方米。由北向南分别是秋风楼、正殿、香厅、献殿、戏台、山门(兼戏台)、献殿两侧的东西五虎殿及秋风楼东侧的《萧墙碑》碑楼。2002年万荣县政府投入巨资进行了维修,并在庙前平地新建了广场。秋风楼内藏有元世祖至元八年刻汉武帝《秋风辞》碑一通。

秋风楼,因汉武帝祭祀后土而写《秋风辞》碑藏于内而得名,建于一16米见方的砖石台基上。台基南面开门,门内正对墙上有一小龛,上题“扫地坛”。楼通高33米,共三层,面阔五间,十字歇山顶,四周回廊。檐下施斗栱。一、二层明间四门出顶。秋风楼东侧是一碑亭,内藏《汾阴二圣配飨之铭》碑(即《萧墙碑》)。该碑由5块石组成,高2.52米,宽7.14米,是宋真宗于大中祥符四年亲祭后土时所作。正殿五间,面阔18.8米,深11.7米。硬山顶。六椽,五架梁对前后单步梁,用四柱。无斗栱。献殿亦为五间,硬山顶,面阔17.4米,明间3.9米,次间3.37米,深四椽8.65米。献殿和正殿中建一香厅,卷棚顶,阔3.95米,深2.76米。献殿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座不大的配殿,即东西五虎殿,东五虎殿供奉五岳大帝,西五虎殿供奉三国时蜀国的五虎上将。中轴线上距献殿61米处是相连的二戏台。距二戏台44米是山门兼戏台。

三座戏台,呈品字形分布,故称品字台。南面山门兼戏台。山门重檐歇山顶,通面阔三间10米,进深两间10米。主体五架梁分心三柱,中设板门。北檐出廊,为戏台主要表演区。柱高1.75米处开榫眼,北檐平柱两旁又立二石柱,高1.75米,柱头开榫眼,左右山墙及山门分心墙上亦留榫眼,以备演出时插楞木,搭木板。山墙外又砌八字影壁。

山门北44米处又有二连戏台,单层,硬山顶。二台间距2.40米(屋顶相连,下为通道),面阔8.05米,进深6.90米,前四架梁对后单步梁三柱。

三座戏台,呈品字形分布,故称品字台。南面山门兼戏台。山门重檐歇山顶,通面阔三间10米,进深两间10米。主体五架梁分心三柱,中设板门。北檐出廊,为戏台主要表演区。柱高1.75米处开榫眼,北檐平柱两旁又立二石柱,高1.75米,柱头开榫眼,左右山墙及山门分心墙上亦留榫眼,以备演出时插楞木,搭木板。山墙外又砌八字影壁。

山门北44米处又有二连戏台,单层,硬山顶。二台间距2.40米(屋顶相连,下为通道),面阔8.05米,进深6.90米,前四架梁对后单步梁三柱。



角柱外砌八字影壁。

西台匾题“歌舞楼”,上下场门门额分别书“古往”“今来”;

东台匾题书“春雪台”,上下场门门额分别书“镜花”“水月”。东西两台石柱都题有楹联。东台前石柱为:“前缓声后缓声善哉歌也,大垂手小垂手轩乎舞之。”西台前石柱为:“空即色色即空我闻如是,画中人人中画于意云何。”后面内柱为:“世事总归空何必以空为实事,人情都是戏不妨将戏作真情。”戏台前面的空地为观众区。

一庙三台,呈品字形分布,在当时有较大的独创性,展现出清代神庙剧场的多样化,也是后土祠演出活动繁盛的见证。

(《映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2 23:58 , Processed in 0.062370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