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谨防“高糖”,远离糖尿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10 09: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age.png

image.png

“您的奶茶,全糖,已送达……”生活中,一杯全糖奶茶似乎可以让疲惫的身心立刻放松下来。“靠糖续命”的生活不仅仅只是一杯奶茶,还有像碳酸饮料的“快乐肥宅水”……这些“甜蜜陷阱”正悄然地在升高着人们的血糖。

不知从何时开始,糖尿病不再被叫作富贵病,它开始变成一种世界流行病。每年的11月14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联盟发起的“世界防治糖尿病日”。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已成为现代疾病中的第二大**,它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

在我国,患糖尿病的人并不少,根据第十版《全球糖尿病地图》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全球约有5.37亿的糖尿病患者,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达1.41亿人,发病率高达12.8%,相当于每九个成年人里就有一个糖尿病人。

为了引起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对糖尿病的重视,了解糖尿病的早期症状,认识并发症的危害以及有效预防远离糖尿病,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首席专家李平就相关问题,由浅入深,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揭开了解糖尿病的面纱。

警惕早期症状

目前在医院进行治疗的张秀云阿姨,58岁的她身体一直挺不错的,前一个多月总感觉身体有些不对劲。尤其是常常感觉口渴,晚上起夜的次数也明显增加,导致睡眠质量大幅下降。开始时,她并未太在意,以为是天气热,水喝得多。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症状愈发严重。直到有一天,她和邻居说起时,邻居提醒她:“你这些症状,听起来有点像糖尿病的前期表现啊,还是早点去医院检查一下吧。”果然,经过检查,张秀云阿姨被确诊为糖尿病前期。

市民孙先生今年40多岁,平时很少喝水,各种饮料是他的最爱,加之工作性质又经常应酬,少不了大鱼大肉,平时工作忙又缺少运动,体重一直处于超标状态。最近一段时间,孙先生感觉自己身体明显变差,精力大不如以前,到医院就诊,空腹血糖值12点多,远高于正常范围值。

“现代生活节奏快,大家熬夜加班多,饮食不规律,长期处在这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状态当中,加上喝奶茶、碳酸饮料,吃甜食不节制,身体就容易罹患高血糖。”李平说,糖尿病最开始的时候症状是比较轻微的,容易被忽视。所以熟知和了解糖尿病早期常见症状,有助于早发现、早干预。

全身乏力。由于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抵抗,使得血中的葡萄糖不能被细胞充分摄取、代谢和利用,由于产能不足,就会导致身体疲乏无力。

肠胃不适。高血糖可导致植物神经病变,引起胃肠功能紊乱,病人常常表现为腹胀、纳差或顽固性便秘,也有部分病人表现为慢性腹泻,或者腹泻与便秘交替。与感染性腹泻不同,糖尿病引起的腹泻属于功能性腹泻,通常不伴有发烧、腹痛、里急后重及脓血便,抗生素治疗无效。

伤口久不愈合。由于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引起外周血管病变,使得伤口周围组织的血供较差,加之患者营养物质丢失严重,因此,一旦受伤或手术,伤口往往不易愈合。临床上,对伤口久不愈合的人,一定不能忽略检查血糖。

皮肤水疱。“糖代谢紊乱”可导致皮肤微血管损害及营养障碍,引发“糖尿病性水疱”。水疱好发于指、趾、手足的背部;疱壁菲薄、疱液清亮透明,颇似烫伤水疱,但周围无炎性红晕,也不痛;水疱发生突然,可自愈,但反复出现。故对反复出现自发性、烫伤样皮肤水疱者,应注意检查血糖。

局部皮肤黑。在很多肥胖者的脖颈、腋窝、大腿根等处可见皮肤黢黑,怎么洗也去不掉,临床谓之“黑棘皮症”。黑棘皮症提示患者存在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早期表现。

餐前血糖低。表现为餐前低血糖。这是因为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当餐后血糖升至高峰时,胰岛素分泌却没有达到峰值,等到血糖回落时,胰岛素分泌反而达到高峰,从而导致下一餐前出现低血糖,病人会在餐前表现为饥饿、出汗、心慌等低血糖症状,这往往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先兆。

可怕的并发症

很多糖尿病患者并不把糖尿病当回事,觉得把血糖控制下去就好了。其实,糖尿病的可怕之处并不是血糖本身的升高,而是因血糖控制不良带来的并发症。

李平介绍,糖尿病的并发症遍及全身,进展缓慢,容易被忽视。可一旦出现,不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有可能致残甚或危及生命。

“糖尿病属于一种终身性、代谢性疾病,是已知内科疾病中出现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因此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并发症,所以糖尿病患者在预防并发症的同时,还要尽早发现并发症。”李平说,糖尿病的并发症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并发症主要包括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急性并发症看上去更危急、凶险,但只要治疗及时,大多可以完全好转。但慢性并发症就没那么好治疗了,可能会给“糖友”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长期麻烦。

李平特别提醒,对于血糖管理不好的人来说,持续性的高血糖,将导致一些组织器官代谢异常,继而引起器官的功能障碍及形态改变,最容易受到危害的是视网膜、肾脏、血管及神经系统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大部分病人并发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易诱发白内障,引起视网膜病变,成为导致失明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青光眼。

糖尿病性心血管病变。糖尿病人常伴有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极易患心血管病。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高,会刺激和损伤血管内膜,继之对血管损伤的反应会提早发生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这是增加冠心病事件及死亡的重要原因。同时糖尿病心肌病,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易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所致的心律失常,也是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变。由于血糖增高,可使血液变得黏稠,血小板聚集性增加,从而易导致腔隙性脑梗死和脑血栓。研究表明,糖尿病可引起大脑微血管病变,进而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和完整性降低,大分子蛋白进入大脑实质,最终损伤神经元。

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指由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肾脏病,现已成为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早期可能无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尿液里泡沫多,检查发现肾小球滤过率升高或降低,逐渐会出现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最后病情进展至晚期,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需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周围神经病变。这主要是由外周血管硬化狭窄所致,血流减少不足以营养神经,神经开始萎缩,部分神经纤维死亡。周围神经病变时,肢端的感觉功能进行性损伤,“手套袜子感”是典型的表现。周围神经的危害主要在于患者局部失去知觉,即使遭受外力创伤也感觉不到,如鞋子顶脚、无意中踩到尖锐的物体、踢到石头等。由于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等因素,糖尿病患者存在伤口愈合障碍,肢端的损伤如果并发感染可能迁延不愈,发展为“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和治疗费用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截肢。临床表现是早期走路可出现脚痛,足部发凉麻木、刺痛感等感觉异常,后期可出现脚部变形,足弓变高,脚部肌肉萎缩,足部出现红肿破皮现象并逐渐加重,严重时伤口久不愈合,出现溃烂,脚趾发黑,甚至坏死、截肢。

干预生活方式

“医生,我最近血糖总是控制不好,给我换个药吃吃吧。”在门诊上,一位“糖友”因血糖控制不理想,请医生给换药治疗。

“血糖平稳达标绝不是靠更换降糖药物就能解决的,而是依赖于糖尿病的综合治疗与管理。”李平介绍,在糖尿病的治疗中一定要“五驾马车”——饮食、运动、药物、自我监测和糖尿病教育,并驾齐驱。

饮食。“糖友”往往在饮食上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因消瘦而就诊发现患糖尿病的,以为自己需要加强营养支持,对饮食不加以控制,导致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另一种是确诊糖尿病后极度恐惧,过度限制饮食,一些患者甚至会出现乏力、头晕、黑蒙等,长此以往会出现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也不利于健康。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既要控制总热量,又要保证基本生理需要。能够保持体重稳定,同时还能保持充沛的精力,说明饮食合理。

运动。运动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散步、干家务都属于运动。“糖友”要根据自身情况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建议每周有氧运动达到五次以上,每次不少于一个小时。

自我监测。“糖友”血糖监测不能依赖于医院检查,建议自备血糖仪,定期监测血糖并进行记录。监测血糖的频率因人而异,但要包含三餐前及餐后2小时,绝不能单纯测空腹血糖,这也是大多数糖友监测血糖的一个误区。如果血糖稳定,每周选择一天监测血糖即可。如果血糖不稳定,需要2天—3天监测一次全天血糖,必要时携带血糖记录本到医院接受内分泌专科医生指导。此外,建议所有“糖友”每三个月去医院进行一次糖化血红蛋白监测。

药物治疗。对于“糖友”来说,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治疗方案是不可复制的,没有最好的降糖药,只有最适合个体的降糖药。因此,降糖药物的选择需要听取专业医生的建议,不能盲目听信广告或亲朋好友介绍,任何治疗糖尿病的药物都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糖尿病教育。糖尿病患者、家属及全社会都需要提升对糖尿病的认识,就目前的医疗技术水平来说,糖尿病不能根治,患者切勿听信根治糖尿病的偏方、广告,但也需要认识到,糖尿病虽然不能彻底治愈,但是可防可控。

李平说,大家要认识到,生活方式是决定糖尿病控制好坏的根本因素,而不是单纯依赖药物。约一半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单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

记者 魏 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2 20:20 , Processed in 0.080196 second(s), 1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