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平型关战役真相之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2 11: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红歌会网  作者:赵云常    原标题:赵云常:揭秘平型关战役真相之一

平型关战役真相之一

平型关战役真相之一

一、平型关战役简介
  平型关战役是指1937年9月中旬,中国军队在山西省境内平型关一带,由第二战区司令官阎锡山领导,国共两党两军第一次联合作战,对日本侵略军进行的一系列战斗。此次战役历时一个月。战役规模中等。参战部队,共产党方面有八路军115师,国民党方面有第33军、第73师、第17军。举行的重大战斗有八路军115师的平型关大捷,国民党部队的团城口反击战、鹞子涧激战、东跑池血战、茹越口守卫战等。战役结果有两个:一是八路军115师取得了震惊中外的平型关大捷,二是参战的国民党部队,由于茹越口阵地被冲垮,参战的国民党部队全部被迫从内长城上的阵地上撤退,从而导致整个战役的失败,使“在日军大批增援部队尚未赶到之际,集中优势兵力多路出击,全歼关前敌人。”的计划泡汤。
  截至目前,史学家对战役中国共两军作战的意义的评价大致为:
  1、共产党领导的第八路军115师取得的平型关大捷,是中国抗战开始后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它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心,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迟滞了敌人的进攻,迫使敌人进至浑源和保定的一部分兵力转移到平型关方向,因而有力支援了平汉铁路和同蒲铁路友军的作战,使已陷入敌围的出击部分郭宗汾部得到支援,免于被歼之险厄。
  2、国民党部队由于茹越口阵地被冲垮,被迫从内长城上的阵地上撤退,导致整个战役的失败,但其所进行的团城口反攻战、鹞子涧激战、东跑池血战、茹越口争夺战等战斗,痛击了日军,既打破了日军突破平型关、打击中国第二战区部队,从右翼配合日军华北主力在平汉路作战的战略企图,又顿挫了日军向山西腹地深入的进攻势头,挫伤了日军的锐气,使之再不敢贸然深入,为中国方面部署忻口会战提供了时机,从而也就有力地支援了中国正面军队的抗战。
  3、平型关战役被历史学家看作是国共合作、共同抗击民族之敌日寇在战役上配合的典范。
  二、平型关战役中国共合作的得与失分析
  今年是平型关战役78周年。当年平型关的刀光剑影早已暗淡,那时的鼓角争鸣也早已远去,时空已变换了70多年,人们也对这场战斗研究了70多年,研究成果虽然颇丰,但在祖国尚未完全统一,外敌入侵的危险尚未彻底消除的情况下,对平型关战役进行深入的研究,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平型关战役中,国共两党两军合作的得与失进行一番探讨,以企历史告诉未来,中华儿女只要永远保持清醒头脑,面对强敌,任何时候都能掌握主动,战胜邪恶,推动世界进步的目的。
  (一)平型关战役中的“得”
  《诗经•小雅•常棣》有言:“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侮)。”纵观我中华历史,便可以发现,面对强敌,中华民族具有团结一致,奋起抵御外敌的优良文化。在平型关战役中,这种优良文化又一次得到了体现,并且结出了硕果,其中八路军115师取得的震惊中外的平型关大捷最为耀眼。平型关大捷的取得,既是八路军115师的爱国将士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取得的辉煌战果,又是中国抗日统一战线政策在抗战初期的实践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之一。
  首先,取得平型关大捷有一个前题条件,即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全面大举侵华。面对强敌,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其他爱国力量的共同推动下,国民党中的爱国力量选择了国共合作,实行了统一抗日战线的政策。在统一抗日战线下,国共两党明确分功:国民党领导的抗日部队负责正面战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负责敌后战场。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开赴第二战区,参加由阎锡山指挥的晋绥抗战。很显然,如果没有抗日统一战线这个前题条件,就没有国共两党在抗日问题上的合作,中国工农红军也就不能改编为八路军,也就没有八路军115师开赴抗日前线,更不会有八路军的平型关大捷。
  其次,取得平型关大捷,在抗战初期执行抗日统一战线政策基本到位也是一个重要条件。比如八路军115师开赴晋东北抗日前线,是由阎锡山用船接过黄河,用火车运到晋北的。在八路军115师到达晋东北抗日前线时,第二战区虽然有人建议把八路军投放到正面战场,但阎锡山还是执行了国共合作的约定,让八路军115师在敌侧翼活动。此外,平型关战役前,阎锡山为八路军115师补充了一批手榴弹和子弹,提升了115师的战斗力也是取得平型关大捷的条件之一。
  平型关战役中,国民党领导的部队虽然整体上表现为败绩,但若盘点此战役的成果,还是可圈可点的。在平型关战役,中国军队投入兵力10多万人,达11个军,历经大小战斗数十次。据日本军方明显缩小了的资料记载,日军死伤8562人。以此计算,如果除去八四路军在平型关战役中歼敌1000余人后,国民党部队取得了死伤敌人7500多人的战果。在抗在初期,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这个战果是可观的。可能有人会说,这是国民党部队的战果,与国共合作有何关系?与八路军115师有何关系?我之所以把这一战果记在国共合作的账上,是因为平型关战役是一个整体,各个分战场相互影响,互为因果。首先,115师平型关大捷的取得,打破了日寇不可战胜的童话,大大鼓舞了国民党参战部队的士气。其次,八路军平型关大捷前,国民党部队已在平型关内长城一线与日军作战多日,战斗的基本态势是,国军据守内长城上的阵地,运动到山沟里的敌人向国军阵地发起进攻,企图冲垮国军阵地。115师突然在乔沟一线对日军援敌发起进攻,并且将日军援敌全歼,对国军战场的支援的意义当然不是一般的。平型关大捷后,115师继续留在战场上配合友军作战,如战役中,115师派部队迎接郭宗汾部队使之免遭围歼等。此外,国军的战斗客观上也支持了115师的战斗。如八路军在围歼乔沟一线的日军时,前几天运动到内长城下东跑池一带的日军因与国军交战,不敢回援乔沟等。
  (二)平型关战役中的“失”
  若要论“失”,熟悉平型关战役的人都知道,平型战役中,最大的“失”是中国军队未能在日军大批增援部队尚未赶到之际,集中优势兵力多路出击,全歼关前敌人。历史不能假设,研究可能假设。如果没有这个失,平型关战役的战果就不仅仅是八路军115师大捷,而是凡参战的中国军队全部大捷。那时候,从平型关升起的抗日明星队伍就不仅仅是八路军115师,而是第二战区全体中国参战部队。同理,那时候,从平型关升起抗日明星指挥将领就不仅仅是林彪,而是第二战区司令阎锡山。再进一步试想,如果平型关战役全部大捷,那么平型关战役的意义将是特别巨大的,甚至可能大大缩短中国抗战争的进程。然而事实上这样的战果未能取得。为什么会这样?这得从115师取得平型关大捷前平型关敌我双方的态势谈起。
  不了解平型关战役的人,不清楚在八路军115师平型关大捷前,日军第五师团21旅团的几个大队已经开在平型关内长城下的东跑池村一带,与守在山上的中国军队接战。敌人的目的是冲跨中国军队的防线,越过平型关,向太原方向开进。中国守军的目的当然是守住阵地,不让日军的目的实现。面对敌人的进攻,配合杨爱源指挥平型关战事的傅作义,建议在日军大批增援部队尚未赶到之际,集中优势兵力多路出击,全歼关前敌人。傅作义的建议被接受,阎锡山方面还制定了各参战部队于9月24日四面出击。然而由于郭宗汾师“因天雨行动困难”, 以“行军疲劳之故,变更为25日拂晓前”动手。而到了25日拂晓,内长城一线的国民党部队仍没有出击,数小时后,八路军115师以乔沟为主战场的三十里阵地上枪声大作起来,此时如果内长城上的10万大军从山上猛冲下来,对东跑池沟内的故人给予迅雷不及掩耳的痛击,原先制定的“在日军大批增援部队尚未赶到之际,集中优势兵力多路出击,全歼关前敌人”的计划,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然而内长城下蛇样起伏的一系列关山峰峦,却成了国民党军坐山观虎斗的平台。平型关下,115师鏖战数小时,从始至终也没有看见关山上的国民党军10万大兵“从天而降”的情形,也没见关山上的国民党军前来支持八路军115师的战斗。八路军115师全歼了阵地前的敌人后,师长林彪曾命令686团转移到东跑池村和幸庄村的后梁上,充实了685团的阵地,此时,如果关山上的国民党军从山头上冲锋下来,八路军115师的685团和686团同时对沟下的敌人发起进攻,平型关战役的“多路出击,全歼关前敌人”的计划仍能实现。然而,关山上的国民党军仍没有出击。为了实现平型关战役的预定目标,115师派人跑步赶到关山头上国民党军阵地,通知他们八路军已经在他们对面的山梁上形成阵地,希望他们出击,可得到的回答是,他们没有得到长官出击的命令,不能出击。事后,林彪在总结这次战斗时,惋惜地写道:“友军在战斗中的配合,实在太差了。他们制定的出击计划,他们自己却未能遵守。你打,他旁观,他们时常吹牛说要决战,但却决而不战;或向敌人打而又不坚决打,他们的部队本来既不充实,在一个突击中,却以区区的八个团兵力分成三大路,还留了总预备队,而每路又相隔十多里或二十多里,这样不仅缺乏出击力,而且连被我们打败了而退下的敌人他们碰着了,竟不但不能消灭之,反而被这些突围的敌人冲坍了,他们的指挥真笨极了,特别不能真正了解与运用在战役上与决战的地点与时机集中绝对优于敌人的步兵、炮兵、飞机以猛攻敌人。”
  为什么“他们制定的出击计划,他们自己却未能遵守”?原来国民党军队的配合出了问题,致使“多路出击,全歼关前敌人”的计划泡汤了。平型关战役中,参战的国民党军队并不是铁板一块,他们分属于两个利益集团,晋绥军属阎锡山的利益部队,高桂滋指挥的17军,则是阎锡山利益以外的部队。正如后来高桂滋所说,他指挥的部队是“杂牌军”,包括他的84师和当时交给他指挥的李仙洲21师,且21师还是蒋介石的嫡系中央军。就是说,对于阎锡山而言,第17军是客军。这样,在平型关战役的战场上,就有两股部队实际上被阎锡山视为客军。这两支客军都没有得到阎锡山的及时援助。
  高桂滋者,陕西省的定边县,颇有爱国情怀,曾任84师师长,“七七事变”爆发时,主动请缨抗战,并立下遗嘱:“立志抗日,如果牺牲,将遗产给定边县建中学一座。”7月9日他从陕西绥德出发,东渡黄河,开赴南口抗日前线。行军至大同时,接到蒋介石来电,蒋任命其为17军军长兼84师师长,辖84师和李仙洲的21师,归汤恩伯指挥。南口战役中,高桂滋部队曾在井儿沟、喜峰砦两地与日军藤井少将指挥的伪蒙军教导团恶战。后来,高桂滋部队负命在山西省广灵县的火烧岭阻击犯晋之敌。作战中,又接阎锡山命令赶到平型关北翼的团城口至东跑池之间约30多里的山头上布防。开到平型关阵地上的高桂滋部队实际上已是疲惫之军,各连排减员很多,也丢失了一部分武器弹药,整个部队可以说是遍体鳞伤,伤痕累累,但是战事紧急,他的部队来不及休息,也来不及补充兵力和弹药,急急忙忙开进了此前阎锡山在这里利用蒋介石拨给他的国防经费修筑的半拉子工事。22日夜,高桂滋派出一支部队,破坏阵地下面的公路,11时断路队与向前开进的日军相遇,爆发激战。他们边打边退,一直退到部队的主阵地上,跃入战壕,与早已埋伏在这里的官兵一起抗击追来的敌人。从此,第17军与日军的阵地战开始。高桂滋的部队打的很顽强,他们不仅坚守自己的阵地,而且还替孟宪吉旅(此旅属阎锡山部队)数次夺回失守阵地。然而,由于高桂滋部队原是疲惫之军,强敌面前,渐显乏力不支。阵地几度危机,几度向阎锡山部队求援,而阎之部队,一次也没有派一兵一卒支援过高桂滋部队的阵地。9月24日是高桂滋的将士打得最惨烈的一天。敌增兵五千余,向平型关东西跑池、团城口及讲堂村各阵地猛攻。炮击甚烈,激战终日,高军伤亡惨重,各处告急,回答仍是无兵可派。高桂滋急电阎锡山和孙楚请求增援,同样没有盼来援军。24日夜,下起了瓢泼大雨,阵地上的官兵被大雨淋成了落汤鸡,刺骨的寒冷不可抗拒地袭上身来,脚下积水盈尺,上下牙齿在打架,握枪射击的手在颤抖,更糟的是他们的枪口内很快就塞满了雨泥,不能射击,阵地上指挥官命令战士用手榴弹打击敌人。就在高桂滋的部队在雨中鏖战之时,郭宗汾的部队不但按兵不动,不去增援高桂滋的阵地,还打电话要求阎锡山改变出击时间。阎居然把出击时间改为25日凌晨8点。25日凌晨4时到了,此时,高桂滋部队的阵地,除了紧挨下凹岭高建白旅的部分阵地尚在外,其他阵地全部被日军冲垮。在高桂滋部队拼垮、溃退时,大公报记者孟江秋正在战场采访。他在10月份连载的纪实文章《大战平型关》中为高桂滋鸣不平说:“大的战争我没见过,尤其是几个师的集团作战。但是,乡下小孩子打架,我倒常看过,两个孩子对打,旁边一个孩子看见他的同伴打不过,他自动上前一拔头发,或者抱住大腿,帮着同伴,打倒了才歇。我没有见过他会站在旁边取既不出击又不增援的态度的。”高桂滋部队的溃退,迫使原先计划出击的郭宗汾部队,只好由出击改为回复阵地了。至此,由傅作义倡导的乘日本人援军未来之机,全线出击,消灭关前敌人的计划,也就流产了。
  三、平型关战役的启示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1937年平型关的枪炮声离我们远去已有78年,但它仍在那样强烈地震撼着我们的心智,给我们以众多的启示,而在众多的启示中,以下两条,中华民族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
  一、中国任何时候都要弘扬“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侮)”的优秀文化。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任何时候都有外敌惦记着我们。我若处乱局,故人就会趁虚而入,干亡我中华的勾当。而当此时,我中华儿女不管有多少不同利益,都要以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为最大利益,跳出自己的小利益圈子,同仇敌忾,一致对外。平型关战役,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实行民族统一战线所进行的第一个战役,由于国共基本上进行了合作,使八路军115师取得了平型关大捷这样的辉煌战果,粉碎了日军不可战争的神化,极大地鼓舞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斗志。之后的抗日战争史,也一再证明:合则胜,不合则败。因而中华民族任何时候,都要弘扬“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侮)”的优秀文化。
  二、合作一定要以大局为重,不怀一已之私。平型关战役中,之所以仅仅八路军115师取得了大捷,整个战役没有取得预期的更大的战果,就合作的角度而言,阎锡山是怀有一已之私的。众所周知,阎锡山一向把晋绥当作自己的势力范围,认为晋绥是自己的地盘。因此他既害怕日本入侵山西,又害怕延安共产党的力量、蒋介石的国民党力量进入山西。由于一已之私作怪,在平型关战役中,即不增援八路军,又不增援高桂滋的第17军,结果延误了战机,输掉了整个战役。既合作,就不可怀私,怀私必然损害合作。合作一旦失败,败局就是必然之果。这一点,中华民族尤其要时时牢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3 10:17 , Processed in 0.069201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