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景锐是安邑文化“活字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30 16: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景锐是安邑文化“活字典”

景锐是安邑文化“活字典”

说起安邑文化,景锐侃侃而谈。 景斌 摄


年过七旬的安邑人景锐,身材瘦小,却神采奕奕,从离开“安邑公社业教秘书”岗位后,他把50多年的美好时光都用在了研究安邑文化、发掘安邑文化、振兴安邑文化上,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无怨无悔、痴心不改,直到接近耄耋之今日,还在为安邑文化奔走、寻找、探究、整录……素有“安邑文化活字典、活档案、活化石”之誉。

创办“一会一刊”


2001年,盐湖区开发舜帝陵时,景锐受邀召集文学爱好者为舜帝陵题诗撰联。期间,他偶遇一位中科院退休干部。谈到安邑文化时,这位退休干部建议景锐成立一个“安邑文化研究会”。

次年10月,安邑文化学会成立。学会刚成立时,困难重重:没有人,景锐就以他在康中上高中时的同学为主;没有会址,他就找到小时候的玩伴、安邑北街民营企业家王金安,王金安为学会提供了一百多平方米房子,且分文不取;没有桌椅板凳,原王庄曲陕定就将学校退下来的旧桌凳修理后搬来使用;没有资金,他就发动大家自愿捐款。

靠着“民间帮一点,会员捐一点,各级领导和办事处拨一点”的办法,安邑文化学会顽强地走过了17个春秋。

2004年,景锐创办了《安邑文化》刊物,至今已出版18期,先后刊载古迹考证、历史回顾、德孝文化、民俗乡情、名贤达人、诗词歌赋、书画荟萃等文图1000多篇。

如今,安邑文化学会会员已经发展到100多人,上至文化学者,下至退休干部和安邑老百姓,成了一支活跃的文化队伍。

安邑文化学会和《安邑文化》为安邑一带培养造就了不少人才。仅近年来出书的会员就有张效英、乔兆坤、刘俊杰、张吉有、李克随、牛志彪、张克坚、张柏仁等十多人。

证实关龙逄墓在安邑

关龙逄,夏末忠臣,被誉为“千古谏臣第一人”,但关龙逄殁后究竟葬于何处,人们争议颇多,主要集中在安邑、平定、长垣、灵宝和陕县五地。

2011年4月21日至22日,全国关氏宗亲总会把各地关氏宗亲会长和五方代表召集到郑州,共同探讨关龙逄的墓葬地所在。

先是平定、长垣、灵宝、陕县的代表各抒己见,后是景锐代表安邑发言。他不慌不忙地说道:“我们认为,关龙逄殉职后葬在山西安邑,有以下几大理由。”

一是安邑火车站附近有关龙逄的墓地,墓前有两通碑,分别是市区两级政府立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是1994年出版的《运城市志》(小市)453页记载:“关龙逄墓地在安邑城东北1000米……墓冢占地面积200平方米。墓前原有‘夏大夫关龙逄之墓’大型碑刻一通。”据《解州全志·卷之十一安邑县古迹六》载:“夏关龙逄墓在县东北二里玉沟山,河南灵宝县亦有关大夫墓,当以安邑为正。”

三是民国二十三年(1934)所编的《安邑县志》第211页也载:“夏关龙逄墓在县东北二里玉沟山……”

四是唐乾元年间立有碑,由张谓撰文,此碑已失。但《安邑县志》第220页有这样的记载:“夏大夫关龙逄碑乾元中立,张谓撰,在城东北二里许关龙逄墓上。”可惜,此碑在上世纪60年代平田整地时丢失。

五是明嘉靖年间也立有一碑,是解州州判吕楠撰文,文曰:“夏大夫关龙逄谏桀而死,其墓在安邑东北三里……”此碑现埋在安邑南门外二道城壕里,已断为两截。

六是历代文人吕楠、景昌会、柴晋芳等都到此祭奠过,并留有诗句。如柴晋芳的诗:“绕墓姚渠涴细尘,鹤松泣露几千春。荒郊有幸埋忠骨,宗社无灵斩谏臣。夏运已亡难瞑目,禹都凭吊欲沾巾。酒浆祭奠公知否,吾邑乡贤第一人。”这些文人都认定关龙逄埋在安邑。

七是新中国成立前,河东地面的关氏宗族,年年清明节到此祭奠;改革开放后,不仅全国关氏宗亲会的代表,而且海外关氏宗亲会的代表也不时来此祭奠。

经过讨论,关氏宗亲总会认为,关氏始祖关龙逄之墓在山西安邑。

考证安邑塔始建年代

现在的安邑属于乡镇级,景锐认为,安邑年代久远,地位重要,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安邑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他在安邑文化学会大门口挂起了《安邑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牌子。

2014年,景锐在编写《安邑志》过程中,听说“山西大学图书馆藏有一本清朝乾隆二十八年编写的《安邑县志》”,他紧紧抓住这个线索,不顾年迈体弱,一人乘坐绿皮火车直奔山西大学图书馆,前后跑了两次,才将《安邑县志》复印回来。

为了能让后人看到最早的安邑古城图,景锐发动学会里的几位老人,各自发挥行文、绘图、收集资料等特长,用土法以步丈量,用绳子计长,得出一个个精准的数据,绘制出一幅完整清晰的古城全貌图。

安邑的太平兴国寺塔远近闻名,虽经地震,至今仍屹立挺拔。

但在塔的建造年代上,人们有着严重分歧,一说“始建于隋代”,一说“创建于唐贞观年间”,一说“创建于宋代”,还有说“唐建、宋修”。

究竟建于哪个朝代?

景锐与乔兆坤等在编撰《安邑志》时,反复认真考证,除了找到《平阳府志(卷三十一)·古迹》、《解州全志·安邑古迹》、1994年版《运城市志》外,还找到民国版《安邑县志(卷十二)·古迹记》和《通志》。除此而外,他们还找到了民国版《安邑县志(卷十五)·文选》。《安邑县志(卷十五)·文选》载:“民国十二年(1923年),县长郑裕孚所撰《房公祠存碑记》云:‘安邑县署东有兴国寺,建自元魏延和二年(公元433)。寺有塔耸然而屹立,又有造像三五石委弃于颓垣野草之间,民国十年四月,余由临汾移守斯土,拟徙石而存之……又得残石二十七种,悉置于房公祠……’”

民国版《安邑县志(卷十六)·诗选》中,民国元老、县志主编、著名学者景定成(景梅九)做诗,“塔高兴国寺,瑞霭海光楼。和尚庵常在,畦田盐自收”。并自解云:“邑中太平兴国寺,建自元魏,有塔高二百六十尺。谚云:‘安邑县一座塔,一口气念不下十八匝。’实则十三层,塔内有元魏造像。”

民国版《安邑县志(卷十三)·金石记·谯郡太守曹恪碑》,碑文的大意是:曹恪原籍安徽,其祖父官河东郡,父亲跟从太武帝征讨盖吴有功,致仕休养于安邑。父母皆卒于安邑……太守本人,年近九十,一心向佛,曾倾其家资造佛像、佛塔,手抄佛经,朝夕诵读,公元544年因病逝世……

郑裕孚见过,并存放过寺中造像、碑碣,所言理当有据;景梅九断言,见过塔内造像绝非唐以后所建。《曹恪碑》所记,有力地证明了安邑古塔建于唐宋以前。因为曹恪以90岁高龄,当时每日坚持斋戒,早晚诵读钻研佛经,若无寺院近在咫尺,提供方便,而一人独自痴迷如此,很难想象。由此看来,太平兴国寺塔建于元魏延和二年比较可靠。

景锐根据民国版《安邑县志(卷十五)·文选》中时任县长郑裕孚所撰《房公祠存碑记》、民国版《安邑县志(卷十六)·诗选》中景梅九的诗词与自解文以及民国版《安邑县志(卷十三)·金石记·谯郡太守曹恪碑》碑文,得出一个结论:安邑太平兴国寺塔建于元魏延和二年(公元433),距今1586年,比西安大雁塔唐永徽三年(652),还早219年。


多年来,为了安邑文化,景锐出人出钱,做了不少贡献。“不为别的,就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安邑的过去,关注安邑的现在,共谋安邑的未来,使这个千年古城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他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3 11:01 , Processed in 0.068976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