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关汉卿在关原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10 20:2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充满生命活力的戏剧之父、独创风貌的艺术大师、集众家成就于一身的戏剧大家关汉卿生于临猗县关原头村,当然故乡应该有他的早年行迹,古郇有着他初迷戏剧的印痕,留下了许多故事。

幼时熟读三国


关汉卿告别懵懂、不再青涩时,在官府当文墨小吏的父亲关季元,便让他读史书典籍、看《三国志》、背《唐诗三百首》。据山西省图书馆名人考察组《杂剧之父关汉卿》一文第四篇“单刀会·牛刀小试”一节,关汉卿对关羽做了这样的描述:“他诛文丑逞粗躁,刺颜良显英豪。他去那百万军中,他将那首级轻枭。”“他上阵处赤力力三绺美髯飘,雄赳赳一丈虎躯摇,恰便似六丁神簇捧定一个活神道。那敌军若是见了,唬得他七魄散,五魂消。(你若和他厮杀)你则索多披上几副甲,剩穿上几层袍。便有百万军,挡不住他不刺刺千里追风骑;你便有千员将,闪不过明明偃月三停刀。”这段对关羽的描写,威风凛凛,一个神勇天威的关羽跃然纸上。若不是小时候熟读“三国”,他写作时怎么会手到擒来?

不过,关汉卿小时候读书,并不是那种死记硬背、机械记忆式的,否则,他又怎么能灵动头脑、发散思维、浪漫创作?

随着年龄增长,关汉卿又喜欢上了戏剧。发源于临猗县的锣鼓杂戏,无疑是他进入戏剧世界的第一道大门。当时有三个村的锣鼓杂戏闹得有声有色,即三管的新庄村,猗氏的上里村、高家垛村。每年春节、元宵节期间,这三个村都要到三村之间的龙岩寺献演锣鼓杂戏,剧目以三国戏居多,如《三请诸葛》《铜雀台》《古城会》《黄鹤楼》等。锣鼓杂戏多依附农村祀神活动,各村每有祭祀活动,必有锣鼓杂戏演出。凡春节、元宵节龙岩寺演出和各村祭祀演出,关汉卿大部分必去。他从戏中体悟先祖关羽的神武,体味人世的甘甜酸楚。当然关原头村的关家祠堂每逢祭祀也会演戏,春节、元宵节村里也闹家戏。凡村里有戏,关汉卿便一头扎进去,看唱戏。

古郇到处上演的锣鼓杂戏,关原头村关家祠堂的戏和村里的家戏种子一落地,就在关汉卿的心田里找到了生长的温床。王汝梅、吴继路合著的《戏剧泰斗关汉卿》一书里,关汉卿有这样一段唱词:“东边路西边路南边路,五里铺七里铺十里铺,行一步盼一步懒一步,霎时间天也暮日也暮云也暮。斜阳满地铺,回首生烟雾。兀的不山无数水无数情无数。”这是流传在民间的小曲《正宫·塞鸿秋·山行警》,关汉卿与村乡的老少爷们一起哼唱,他声音嘹亮、情深意切。在地里干活的农人齐声呼喊,关汉卿再来一曲!关汉卿也不推辞,就再给大家唱上一段。

曾向伯父学医


关汉卿早年不光爱戏,还学过医术。他的师傅,即引他入门的不是别人,而是他的伯父关叔元。关叔元是位乡村名医,给乡友看病走遍了方圆百里,深受乡亲们敬重。他医术高、态度好,乡亲们都称他是“庄稼户先生”。谁家有病,不论白天黑夜,他一请即去,常常深更半夜才回家。这时主人少不了要送,关叔元嫌麻烦别人,出门时便带上关汉卿一起去。这样关汉卿就成了伯父走村串户提灯笼的小跟班。

一次,关叔元还没进门,就听见病人痛苦的喊声。他一步跨进门,只见一个比关汉卿大一点的孩子,肚子疼得在炕上来回边打滚边喊叫。关叔元没敢怠慢,拉住孩子的手切起脉来。他忙吩咐孩子的母亲化一碗浓盐水后,跪在炕沿上给孩子揉搓肚子,揉了一会儿,让孩子喝下盐水。揉着揉着,孩子连连放屁,病情顿轻。

走出病人的院子,关汉卿悄悄问伯父:“你刚才使的是哪路神法?”伯父笑了笑,说:“孩子是寒火郁结肠胃,用热盐水灌下,揉揉就通了。”关汉卿觉得伯父真了不起,追着问这问那。从那时起,侄儿乐于问,伯父高兴答,问答间,关汉卿悄然进入了医学天地。

那时,关汉卿时而跑到龙岩寺,时而出现在村里的祭祀场,还经常跟着伯父到邻村行医。不过他更多的兴趣在于苦读书籍、笔耕练文,天天总要读名作、练写作,所以年纪不大,笔墨就名扬乡里了。

关汉卿的父亲关季元虽在河东南路是个文墨小吏,但时逢战乱,社会上一会儿传说蒙古军攻入雁门关,一会儿又说蒙古军包围了金中都。衙门里人心惶惶,无人静心守职。他也干脆丢下差事,回到故乡关原头村。

一次,邻村要给龙王爷献一台木偶戏,祈求风调雨顺,请关季元写一副对联。关季元胸中郁闷,根本没心情,不料这事被旁边的关汉卿听到了,提笔写下一副对联:虽然猴猴蛋蛋;倒也热热闹闹。写好后,他背着父亲送了过去,谎称是父亲写的。不想,这副对联受到邻村人一致夸赞,凡到台下看戏的人无不说好。关季元知道此事后很是高兴,庆幸儿子才华出众,但又不无担心,眼前兵荒马乱,倘若改朝换代,关汉卿的命运又会如何?

此时的关汉卿心中仍盼着“春榜动,选场开”,自己能金榜题名。但第二年成吉思汗的大军逼近金国的西京(今山西大同),接着攻城略地,进入中原。关季元是金朝小吏,只得慌忙外逃,跑到开封。关汉卿和伯父见到处是伤兵,也有不少百姓得了病,便给人治起病来。他们呼唤乡邻砍些树枝搭起草棚,支起一口锅,将采来的黄连、黄芩等草药熬成汤药,给人们清热解毒。

戏剧脱颖而出


动乱过后,改了朝换了代,国号由“金”变为“元”。新政无序,科举无期,关汉卿陷入茫然和困惑,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里。他只有一个想法,埋头读书,车到山前必有路。

关汉卿一心苦读,读经典,吟诗词歌赋,耐心等待科举。不过,据《元史·选举志》记载“至仁宗延祐间,始斟酌旧制而行之”查考延祐年是公元1314年以后,也就是说,出生于1210年的关汉卿即使长寿百岁,也无缘考场。

绝望中的关汉卿又想起了看戏。这次,他跑远了,跑到池神庙的戏台下看戏。当天台上演的是《关大王战蚩尤》。关汉卿想,蚩尤是上古时代的人,关大王是汉末三国人,两人打什么仗?再加上蚩尤村人在台下闹事,不满剧中对蚩尤的丑化,关汉卿觉得这戏对关公不恭,便到后台寻到班主说,不要演这戏了,不但蚩尤村人反对,而且让正义之神的关云长去打蚩尤,不合适。班主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便让编剧石君宝另写一出戏。石君宝看着关汉卿,觉得这个年轻人见识不凡,便邀请他一块合作剧本。关汉卿还真没想过写剧本,不由得问道:“写剧本,写什么呢?”石君宝随口说道:“关大王,那么英武神勇,写他的什么都行啊!”关汉卿一听,要写自己的先祖,且他熟读“三国”,高兴地拉住石君宝的手说:“好,我试试!”

关汉卿对先祖关云长的一生十分了解,思来想去,选中了关云长镇守荆州一节。荆州有先祖创造的辉煌:他镇守荆州,守住了三国鼎立,守住了蜀汉立国的保证。于是他又选择了关大王镇守荆州时最显神威的一节:单刀赴会,便拟好了题目《关大王单刀会》。

进入创作,一连数日,关汉卿闭门不出,埋头写戏。《关大王单刀会》上演后,受到热捧,从古郇到解州,再到元杂剧繁盛的平阳,看戏的人场场爆满,人人叫好。关汉卿成功了,脱颖而出,跃上了元杂剧的舞台。从此,他便走出故里,走进了元杂剧最早繁盛的中心——平阳。

关汉卿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过关原头村,但他的影响却留在了故乡。故乡从此兴起了戏剧热,清代涌现出了受慈禧太后高封的戏剧大师郭宝臣,之后又涌现了蒲剧表演艺术家王秀兰。上世纪50年代初,临猗县眉户剧团在关汉卿的故里杨原头、关原头成立。70年来,该团沐浴着关汉卿的遗风走进中南海,登上人民大会堂舞台,三次拍电影,又涌现了国家一级演员李英杰等,尽唱时代风貌。可赞可叹的是,进入新时代,临猗大剧院建成后,又命名为“关汉卿大剧院”。可谓,关汉卿千年不朽,故里剧情今更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3 11:07 , Processed in 0.068641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