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古今身份职务拾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16 18: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汉语中,用来表示人的身份和职业的词繁多而复杂,尤其是官职。古代有一种言官,君王为了听取建设性意见或批评意见,专门设立了言官,秦朝称谏大夫(位于卿之下,士之上),两汉时称谏议大夫,隋朝仍称谏议大夫,唐朝时除谏议大夫外,增设左、右拾遗;至宋朝则专门设立谏院,言官可以参议国家军政大事和拾遗补缺。

汉代县级以下的基层是乡,按民户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十里为亭,十亭为乡;分别设伍长、什长、里魁、亭长……乡官通常由退居乡里的官僚、豪吏、地主等担任。另一方面,地方上也设上学官,培养郡县乡官小吏。

到了现代,无官无职务的普通人常常被称为“百姓”或“平民百姓”,即军人和官员以外的人。而在上古时期,百姓并不是芸芸众生的庶民、农夫,而是指有钱有势的贵族。司马迁在《史纪·夏本纪》中提到“禹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敷上”。另有清代著名学者俞正燮说得更为清楚:“百姓,专以仕宦言之。”可见“百姓”一词最早并非指普通百姓。还有,在现代汉语中,把“黎民”也释为“百姓”。其实“黎民”在不同的专家笔下,有着不同的解释,有的认为是“在日下劳动、皮肤被晒得黑黑的百姓。”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提到,黎民是奴隶的意思。但不管怎样,随着汉语语词的发展,现在黎民和百姓都是“平民百姓”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3 00:42 , Processed in 0.063261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