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书法] 《祭侄稿》不是天下第一书法,情绪太过外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0 23: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继续讲《祭侄稿》技术与情绪的关系。《祭侄稿》讲解已经数篇,经过之前漫长且冗长的铺垫,终于到了高潮部分。

友情提示:如不知所云,请翻看前文铺垫

上篇文章讲到了原帖第7、8、9行,且明确从技术层面分析出颜真卿即将迸发的情绪。

此三行中,那些游历在法度之外的用笔与书写状态,终将因其深厚积淀把观者带入到“将发未发”“似发非发”的无我状态,与此前的“技熟”形成鲜明对比。

如果从第一行开始算,直至此行,且先不说颜真卿情绪如何,单从用笔结字等技术层面分析,颜真卿书写状态已经经历了“不熟-熟-似熟非熟”的三个阶段。

其实稍微了解点传统文化,不用看帖就能猜出下一个阶段的状态,那就是无所谓“熟与不熟”,脑子里情绪的酝酿已经不容笔端的思考了。

似熟非熟,也是“无我”的开始,前几行以文章内容引导笔触,到中间几行以回忆引导情绪,进而影响笔触,有一个明显的精神层面提升,所以上篇文章说第七行是能看懂但讲不明白的一行,确信它里边有些心态上的变化,技术上也有表现,但却无法精确到某个点画讲解出来。这就是一个迸发的点。

如果说之前笔还是受控制的,现在已经完全跟着情绪走了,不是不受控,而是无所谓“控制”。所以才会写出很多类似初学爱好者乱写乱画才能写出的点画,这于高手来说,是一件登天难的事,所以我才能明确感受到颜真卿到此时已经脱离平常态。

在上篇文章中已然说过,这种感觉的表现甚至可以精确到每个字的每个点画,也举了例子,所以才会看到不同时代的古人对一本帖产生共识,这个东西靠吹捧是吹捧不出来的,一定有能精确到点的确认方法。如果不能确认,说明还没理解到那个点。

其实我文章说的也通俗,对比方法也很简单,无非是一些日常书写与刻意书写的差异,一些有情绪书写和无情绪书写的差异,这些都源自对生活细节的摸索与思考,跟学不学书法关系不大,都是人性自然的表现。书法是人性之外的恪守与雕琢,完全“收”不容易,完全“放”也不容易,所以赵孟是高山,文征明是高山,董其昌徐渭也是高山。

千百年历史,学书者何止千万,功成名就者寥寥数位而已。其余人不是字差,而是境界达不到而已,所有字都是“半死不拉活”的状态。也只有看到这点的时候,才会发现书法最终拼的不是努力,不是谁活得久,而是天赋。也是这个时候,才会发现自己练字,无论练到何时都不会入门。

王宠活不到四十,字也没走向大成阶段,但字在他身上活了,他有那种潜质,所以他活40与活80在书法史的地位没太大差异,就像宋徽宗写出瘦金体时也才20岁。

练字人大体分为四类,不懂法的算一类,守法的算一类,脱不得的算一类,剩下一类就是写在书上的。



第九行“间(不是闲)”字还是一种比较板正的用锋状态,快而厚,但第十行“衅称”就又回到了篆籀细线,但是这时候的细线用笔和第八行“阶庭兰玉”第九行“人心”是不同的,速速明显快,提按明显迅捷,线条明显飘逸,而且起收笔转折的地方,有些用锋没有精力集中,没有特别圆润的调锋动作,比较方比较扁。在此之前,细线虽快,但也是厚实的,圆润。

这点技术差异,也使得这段字很难临。所以很多名家再写这一段的时候,多是只临形,或者用之前阶庭兰玉一类的笔触方法去临习。

其实对我们来说,这本帖能得十一就已经非常不易了,所以临的时候注意这块的感觉就好。

这种细线之所以有“扁平”的感觉存在,主要还是因为第九行“榖何图逆贼间”的用笔比较扁平,这是上篇文章说过的,也是颜真卿开始不刻意调锋的表现之一。

写着几个字的时候指腕有一半活动空间都是死的,抑或说,无意指腕调锋了。

尔父,颜真卿的兄长颜杲卿,心甘情愿带着儿子给颜真卿挡刀的兄弟,同时也是新一笔墨。

如果按照上边“称兵犯顺”的节奏来,尔父即便是新蘸墨,也应该加快速度的。因为之前“蒲州”那一段,就是这样的。

但是我们明显可以看到,颜真卿再写这个“尔父”时,用笔非常随意,首先是“尔”字一竖,下拉之后提笔,提的非常随意,收笔动作极其简陋。在“尚法”的唐朝,没有一个人写楷、行、草会有这样的用笔,倒是我平时瞎写,写完一竖后直接提笔会有这种效果。

还有“父”,上两点就不说了,秃笔特性,随手而写,无甚技巧层面的精妙,只有自然。关键在一撇写的非常随意,起笔重,行笔短,收笔侧,可以说质量极低的一笔。如果单拿出这个笔画,没人会把他和颜真卿产生一点联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3 02:08 , Processed in 0.071471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