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盐湖区水利建设历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25 17: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义同水库 (资料照片).jpg
硝池滩建造了该渔场第一艘机船.jpg
盐湖区水利建设历程.jpg
盐湖区政府办陈列馆内有一组照片,记录了解放初期运城发展水利事业的一些场景。由于时代变迁,如今我们已经很难见到照片中的物件,也很难想象当时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艰苦环境。带着这些好奇与疑问,笔者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多次进行实地走访,也找到了相关照片的提供者,以虔诚之心,努力打开那段尘封而鲜活的历史片段。

缺水之痛

与众多北方地区的城市一样,运城亘古以来就是缺水之地,由于年降水量有限,境内河流涑水河、姚暹渠常年干涸,著名的盐湖,由于特殊地质构造,湖水化学元素含量极高,并不能为农业灌溉和人畜吃水所用。所以,历史上,运城干旱灾害频发,农业连年歉收。

我们没有经历过那样一个年代,无法想象当时百姓对水的渴望。不过,每位采访者给我们讲起“水”来,从他们感慨的表情中或许能够感知一点过去的艰辛与不易。由于没有水,过去这里世世代代、祖祖辈辈都在喝氟含量严重超标的苦咸水。因此,当时的运城人给外地人的印象首先就是牙齿发黄。当然,这还只是表象,这种咸水对人的危害才是最大的。过去村里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都会患上腰腿疼痛、四肢发硬等疾病,这就是典型的氟骨症症状。能够喝上甜水是他们最“奢侈”的愿望。

由于没有水,自然有水的地方,条件就会好点。在运城,过去靠南山一带,由于地下水资源相对丰富,且水质较好,所以自古以来,这一带的人口密度就大,村庄星罗棋布,阡陌相连,成为当时人皆向往的“富庶”之地。特别是从解州到席张一带,民间一直就有“十里窜九村”之说。除了“水”,恐怕再无任何一样东西有这么大的聚集力了。

打井高潮

据志书载,1949年前,运城当时的水利建设还是一片空白,除各村人畜吃水水井外,仅有南部中条山一带和中部涑水河两岸有一些抗旱土井及少数砖、石井,且大都为富裕人家所有。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兴修水利工程,曾掀起两次打井高潮,土、砖、石井逐渐增多,人畜吃水、农田灌溉等问题才有所好转。第一次高潮是1952年,在安邑县、解县一带率先发动群众掀起打井高潮,一年时间,新增各类水井1000余眼。第二次是1956年,农村全面实现了合作化,水井建设再次出现高潮。这一时期,不仅水井数量增多,在井型的变化上,也陆续出现了大口径砖井、一字井、排子井、梅花井、串连井等形式。为增加蓄水量,当时的井口普遍比较大。其中,砖井最大直径达到了7米,土井井口甚至达到两三亩大。由于井口大,造成设备安装困难,常因一时不慎,将提水设备掉入井中。当年,解虞县曾一次购回锅驼机500台,全县基本实现了水利化,受到中央、省、专署的赞扬。安邑县发展水利的经验也在《农田水利》《山西水利》等刊物发表。

由于这一时期多为浅、中层水井,随着水井数量增加,用水量增大,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此后数年,这些水井大部分就被废弃,特别是面积比较大的水井如今已被填埋,难觅其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又出现了打深井热,到90年代初,域内各类深、浅井已达3800多眼,灌溉面积达到50多万亩。

伴随着水井的建设,提水工具也在不断发展演变。新中国成立之初,使用的提水工具,多为斗式水车和辘轳,人畜为动力。这种方式提水量小,且劳动强度大,一眼井每天浇地不到一亩,抗旱能力极低,所以,当时水浇地规模基本为零。直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管式水车后,劳动强度才有所降低,每部水车一天可以浇地3至5亩。

上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提高,提水工具逐渐由人畜动力变为机械动力,包括柴油机、煤气机、汽油机、锅驼机等。到60年代后期,离心泵出现后,基本就淘汰了管式畜力水车。到70年代后期,随着农村浅井的迅速发展,潜水电泵开始增多,成为当时农村水井配套的主要设备。

抽水工具的每一步演变改进,不仅体现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更见证了人民群众不畏艰险与恶劣环境作斗争的光辉历史。在未来漫长的岁月里,人们必定会从这些斑驳的影像记录中,去不断回味、不断感受这些曾影响了一个时代的伟大工程。

纵观这一时期水利建设,尽管条件艰苦,物资匮乏,技术落后,但为了从根本上摆脱困境,一代代水利人仍拿出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在党的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挖出了一眼眼幸福的甘泉,不仅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发展、人畜吃水得到有效解决,也为改革开放以后农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段历史。

如火如荼的水库建设

解放初期水库建设,整体晚于井的建设。一方面,解放之初,百废待兴,物质基础薄弱,水井较之水库,建设投入少、工期短,见效快;另一方面,解放后到1955年7年间,运城为历史上的旱年,自然水利重点就是挖掘地下水,算是顺时顺势吧。

1956年进入丰水年后,遵照“以蓄为主”方针,水利建设重点便调整为多点开花、如火如荼的水库建设,到1960年,相继建成了上马、苦池两座中型水库和安邑、樊村、八一3座小型水库。这些水库尽管在建成初期发挥了供水灌溉、拦蓄防洪等积极作用,但由于设计上的一些原因,水库功能后来陆续发生了重大转变。上马水库原设计以防洪为主,兼顾发电、灌溉等功能,后因实际年径流量太小,淹没损失过大,且次生盐碱化严重等问题,经省、地领导批准,1962年改为调洪水库。苦池水库是1957年统一治理姚暹渠时建成的调洪区,1958年决口修复后改为调洪水库。它是控制上游姚暹渠、白沙河、青龙河的枢纽工程,对保护盐池和下游村镇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2000年后,由于入库来水减少,水库干涸,2009年,经山西省水利厅批准“降等”为蓄滞洪区。如今,这里修建了大量游乐设施,成为运城的“东花园”。

此后,水库建设进入了一个短暂的“低谷”时期,直到1968年,中央提出了水利建设重点向山区、黄土丘陵区转移的方针后,再次掀起了大建水利工程的热潮。这一时期的特点就是充分利用小泉小水,在中条山一带边山峪口,修建拦蓄水库。现在的柴家窑、五龙峪、王窑头、曲村、西姚等水库就是在那一时期修建完成。近半个世纪时间,这些工程一直以其博大的胸怀,在群山的拥抱下,默默地守护着一方水土,滋润着一方百姓。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在那个全民上马,大搞水井、水库建设的高峰时期,盐湖区在积极发展机电灌溉、河道治理、排水改碱等工作,也都同样为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水利建设再次翻开新的篇章,在省、地引黄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引黄灌溉工程全面启动,伴随着尊村引黄、北赵引黄渠的配套上水,涓涓清流不断涌入盐湖大地。这是一条惠泽千秋的战略之渠,是一条薪火相传的生命之渠,也是一条众志成城的精神之渠。

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诚如许多事物一样,不是有了一个美好的初衷,就必然会有一个良好的结果。无论是在水库还是水井建设中,都留下不少值得反思的东西。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成的邵村、三路里、垣峪、上月等水库,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都属于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工程质量和安全隐患比较突出,一旦蓄水拦洪,便发生垮坝事故。甚至有的水库尚未建成,便被冲毁,不仅造成了人力、财力和物力上的巨大损失,更严重影响了群众兴修水利的积极性。另外,回头再审视一下轰轰烈烈的水井建设,毫无疑问,“井”之于盐湖,最初它也是积极的、正面的,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地下水的过度开采,水位下降,必然也带来了水生态的恶化。曾经是山西全省面积最大、品质最优的硝池滩渔场,昔日水草丰盛、鱼虾满池的景象,如今早已不复存在。除了城市发展,无序排放外,地表、地下水补给不足,也是其中重要原因。

可喜的是,我们已经认识到科学治水的重要性,特别是近年来,盐湖区委、区政府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围绕水生态的保护与修复、河湖长制、民生水利等重点工作,以改革创新、奋发有为的新姿态,不断加快高效节水灌溉、引黄及末级渠系配套等工程建设,加大“客水”引入,减少“主水”使用,水源不够、水量不足、水质不优局面得到了有效改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时代、大背景下,盐湖大地一定能够呈现出一幅“河渠相连、碧水长流、风吹麦浪、瓜果飘香”的美丽田园风光画卷。

李亚波/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9-20 01:07 , Processed in 0.06543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