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散文] 美食里的乡情_卢翠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18 11:4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表嫂从老家回来了,给母亲送来了笋干及糍粑,这又引发了母亲遥遥的思乡之情。母亲是四川人,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来到山西,在此生根落户。五十年的时间,她回老家的次数屈指可数。母亲初来时是经济条件所限,待经济宽裕了,又是操持一大家子的生活而无暇抽身,待儿女们各个成家立业,有了空闲时间后,她的身体又因长年操劳而健康不再。于是,母亲千里迢迢的返乡行程,一拖再拖,继而,又变得遥遥无期。

    母亲的乡思,从当初的一封封书信转到而今电话中的一声声乡音。每当家中有从四川带来的特产时,母亲都会很高兴,而那些千里奔波而来的食品,给我的感觉都是神秘而美味的。我最喜欢的就是榨菜、腊肉和糍粑了。虽然市场上涪陵榨菜随处可见,但是比之民间自己腌制的差别真是太大了。市场上卖的基本上都是泡制的,当地人们则是将新鲜的榨菜疙瘩挑去筋,切成片,连着菜叶一起晾至半干,然后再撒上辣椒和盐,吃起来香辣劲道。腊肉一开始我是吃不惯那股子烟熏味的,吃过两次后,就爱上了。听母亲说,在她的家乡每到冬月,家家户户都是早早地开始熏制腊肉,再穷的人家也会尽其所有准备上一些腊肉过年,否则年节里吃鲜肉是会被乡亲们笑话的,会被人觉得太寒酸,连腊肉都吃不起。糍粑不耐久放,看起来如同北方的大锅盔一般,大大的圆饼,白白的、厚厚实实的,切成片,或煮或炸或烙,总感觉还没尝出味来就没了。

    记得有一次,我们还用石磨自己动手做了一回四川的汤圆。那已经是三十年前的事了,得知居住在几里外的一个老乡,不辞辛苦地从老家背来一盘小石磨,母亲打发父亲去借了回来。得知母亲要做汤圆,我们都很兴奋,犹如过年一般。平时一年一度的元宵节都不一定能吃上,那时侯,对于元宵和汤圆,我认为就是一种东西的两种名称而已,直到成年后才搞清楚这两种相似食物的区别,当时是浑不在意的。随后母亲专程去买了几斤糯米用水泡上。小小的石磨,还不及家里的脸盆大,可是分量却是很沉。出于好奇,我们姐妹几个争相要磨,把泡好的糯米从上面的小孔里放入,然后抓住上面小磨盘的把手转圈,白色的浆汁就顺着磨盘的石棱缓缓流下。磨完了,母亲把磨好的糯米浆汁全装到一个沙布袋里,悬挂起来沥干水分。沥好水分,就可以包汤圆了。母亲用花生、芝麻、白糖拌好馅,大家齐动手,把揪好的一个个糯米粉团捏出个窝窝,把馅包进去后再给它搓圆。煮好后,大家迫不及待地品尝,那份香甜,穿透了三十年的时光,依然鲜明。现在,超市的冰柜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汤圆,买回家一煮,几分钟后就可入口,香甜软滑,只是感觉总不及自己动手包的那次好吃。

    腊肉、腊肠、榨菜、糍粑、笋干等等,于我们而言,是新奇的美食,而对于远离家乡的母亲,则凝结着半个世纪的思乡之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3 00:54 , Processed in 0.069291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