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西瓜上市时,吃西瓜可别忘记品味品味西瓜的文化韵味。
西瓜原产于非洲,后来传到中亚和西亚,约五代十国时期又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新疆。新疆古称西域,所以传入内地称作西瓜。元代的王祯写了一本《王祯农书》,书中有“种出西域,故名西瓜”,并说“契丹破回纥,得此种归”,西瓜来自新疆是有根有据的。吐鲁番的阿斯塔纳古墓里也曾出土过1000多年以前的西瓜种子,可见西瓜在新疆的历史悠久。
西瓜是一种大众化的果用瓜,富人喜欢吃,穷人也吃得起,消暑解渴上等佳品,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Α和c,是天然的纯净水。不但供食用,还可入药治病,《本草纲目》说西瓜能“消烦止渴,解暑热,疗喉痹,宽中下气,利小水,止血痢,解酒毒”。宋代的方回在他的诗里开宗明义就说“西瓜足解渴,割裂青瑶蚨”。
西瓜分布广,面积大,产量多,是普遍栽培的食用瓜类。因此,从五代十国传入,到了宋代就有了“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吃西瓜”的诗篇,在以后历代诗文和文学作品中流传下许多有关西瓜的诗文。炎夏盛暑,读一读西瓜诗文也会觉得凉意顿生,意味悠长。像宋人陆严中的《吟西瓜》才蕴意博深,“一片冷裁潭底月,六湾斜巷陇头云”,仅凭这意境也热不起来。要想豪迈的,还属宋末爱国将领文天祥,吃西瓜的诗写得豪情满怀:“拔出金佩刀,斫破碧玉瓶,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下咽顿有烟火气,入齿便有冰雪声。”,忠心一片,气壮山河。
说西瓜就不能不说新疆西瓜,特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气侯条件为西瓜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产环境。特殊的区位优势和地理环境才有了抱着火炉吃西瓜的独特风情。年平均气温13℃以上,昼夜温差大,白天温度高同化作用强,晚间气温急剧下降异化作用弱,有利于糖分和干物质的积累。>10℃有效积温都在4600℃以上,年平均降水量不足80毫米,而蒸发量都在3000毫米以上,是降水量的37——40倍,土壤不同称度地含有盐分,这些条件决定了瓜的糖分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才能储存的时间长,耐运输。
大陆性暖温带的气候,干旱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几十倍,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盐碱土。所以不但瓜大沙瓤,而且可溶性物质含量高,耐储藏。
“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有人总以为这是对大陆性气候的过分夸张,其实不然,这是真实生活的写照。在新疆,数九寒天,白雪皑皑,围着火炉吃西瓜是司空见惯的事。新疆的西瓜可以储藏到来年的春天,否则即便抱上火炉也只能吃外地的西瓜。元代的耶律楚材曾经写过一首《再用韵记西游事》,其中有“留得晚瓜过腊半,藏来秋果到春残”,说这话已是“花木比春山”的季春时节,还有人请他吃瓜,这里的晚瓜就是秋瓜,当地人叫冬瓜。清朝有个张荫桓的人,农历的二月他路过哈密,哈密王请他吃西瓜,他为此还写了一首诗,其中有“名王雅馈颇矝重,窖藏秋蒂斑如花”,吃了瓜那更是“尽涤烦苛起枯痼,佳果宜留去后思”,真是人间仙果让人不忘。
明代李东明的西瓜诗读起来岂止是凉意顿生,简直就有寒风透骨的感觉:
玉盘秋露水晶寒,冰齿香余嚼未残。
暑水为君清到骨,不知身在画中看。
元代的耶律楚材奉命出使西域,军旅途中写了一首吃瓜的诗,题为《西域尝新瓜》:
西征军旅未还家,六月攻城汗滴沙。
自愧不材还有幸,午风凉处剖新瓜。
纵观古今诗文,不论是内地的西瓜或是新疆的西瓜,都是受欢迎喜爱的。特别是新疆的少数民族尤为喜爱,他们对种、管、采、储都有一套传统的经验、技术。维吾尔族民间还有“肚子不疼就不怕吃西瓜”的谚语。在日常生活中把为人圆滑,八面玲珑的人叫“圆西瓜”。维吾尔瓜农早春下种,夏季上市的西瓜称夏瓜,小麦收割以后种,十月上市,供冬季、来年春季食用的叫冬瓜。能保存到第二年的3月。人们常说“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吃得的就是这种冬瓜。如果到他们家做客,第一道招待你的就是馕和瓜。
西瓜入药,浑身是宝营养保健都是离不开,中医把西瓜称为天然白虎汤。它的皮又叫翠衣,用元明粉制成的霜就是中药西瓜霜,都可入药,有清热、解毒、利尿、消暑热的作用。治肾炎、水肿、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维吾尔医常用药材》一书上也收入,维吾尔民族医的常用西瓜作药物。
王济宪/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