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刘奇:粮食“武器化”、种子“殖民化”?把握这个平衡点,才能打好保卫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5-31 11: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多样性——树立大食物观

  树立大食物观,就是要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

2345_image_file_copy_60.jpg

  贵州遵义市红花岗区的一家小豆腐店,几名顾客在享用美食。图|视觉中国

  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数据,近年来,全国居民人均主要食品消费量中,蔬菜与谷物的差距逐渐缩小,2020年食用油、蔬菜及食用菌、肉类、禽类、水产品、蛋类、奶类、干鲜瓜果类、食糖等的合计消费量约为谷物消费量的1.9倍。过去人们粮肉菜的消费结构为8:1:1,今天已经变成了4:3:3,甚至3:3:4。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全国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50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粮食安全线,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对食物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化,对食物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过去我们是吃饱就行了,后来要求吃好,好了之后还要求吃出营养。今天不光吃出营养,还要吃出健康,对身体、对健康没有直接好处消费者不买账。

  在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不断变化的大背景下,必须改变粮食安全的思维方式,不仅要做好粮食数量的文章,还要做好粮食结构的文章,更要拓展思维,适应消费,全方位开发粮食之外的各类食物。农产品保供,既要保数量,也要保质量、保多样。

  在强调粮食安全的同时,要把粮油菜、肉蛋奶、鱼虾蟹、食用菌及瓜果薯等一切有营养、利健康的可食之物,作为一个整体范畴纳入考量并作出全面部署。

  经过几千年的反复尝试,人类已经探索出来可以食用的植物2000余种,常用的就几十种,需要全方位挖掘食物供给潜力,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

  例如食用菌,既是人类食物家族中的“老成员”,也是“新显贵”,我国食用菌资源丰富,有几千年的采摘、食用和生产历史,广大消费者青睐的“一荤一素一菇”理念,被誉为21世纪理想的膳食搭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餐桌食物中,粮食越来越少,肉蛋菜菌水产等越来越多。我国已成为第一水产养殖大国、第一水果生产消费大国、第一蔬菜生产消费大国和第一食用菌生产消费大国,仅食用菌开发就达数百种之多。不断延长食物链、开发产业链、拓展功能链,是减少耕地压力、降低粮食需求、确保食物安全的治本之策。

  食物安全,是粮食安全的根基。

  2

广开源——树立大资源观

  树立大资源观,就是不能光盯着有限的“一亩三分地”来保障粮食安全,要从传统的农业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2345_image_file_copy_61.jpg

  2021年6月21日,船工举起收获自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网箱中养殖的三文鱼。图|IC photo

  我国是人多地少的国家,我们人口约占世界的20%,但是耕地只占9%,淡水资源只占世界的6%,用9%的耕地、6%的淡水,养活近20%的人,压力巨大。耕地资源的约束使粮食安全成为我国始终需要绷紧的神经。

  因此,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我们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要向森林要食物、向草原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同时要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

  一是要向森林要食物,因地制宜发展木本粮油、森林食品,目前,全国以森林种植、养殖、采集等为主的林下经济年产值已超过9000亿元,今后还有更大的潜力可挖。

  二是要向草原要食物,我国草地面积达39.68亿亩,但单位面积草地畜产品产量远低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达国家,草原开发潜力巨大。

  三是要向江河湖海要食物,我国拥有18000公里海岸线和大量的淡水湖泊河流资源,2021年中国水产养殖总产量5394万吨,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达80.6%,是世界上唯一养殖水产品总量超过捕捞总量的主要渔业国家。水产养殖业积累了丰富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发展前景广阔。

  四是要向设施农业要食物。智慧农业、植物工厂、垂直农场等设施农业,可以部分替代土地,缓解农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目前,我国设施蔬菜生产面积近3500万亩,年产量2.65亿吨,占总生产量的1/3,年人均近190公斤,基本实现了蔬菜和食用菌的周年充足供应,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的“菜篮子”问题。我国在设施农业方面有后发优势,目前技术上已日臻成熟,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

  五是要向微生物要食物。我国改革开放之初,食用菌年产量只有5.6万吨,今天已猛增到4000多万吨,增长了700多倍,且消费需求越来越旺,不仅走进了人们的一日三餐,高档宴会有无菇不成席的追求。

  不久的将来,食用菌有望成为一个万亿级的大产业。且食用菌被称为“无体之物”(即自身不产生残渣废料),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争资源的“五不争”特性,开发潜力巨大,前景可观。

  广开资源,是粮食安全的保障。

  3

  双循环——树立大市场观

  树立大市场观,就是要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建立两条供应链互为补充的双循环格局。

2345_image_file_copy_62.jpg

  2022年5月10日,江苏南通嘉达码头,工作人员对进口自巴西的54000吨大豆进行采样、检疫查验作业。图|视觉中国

  国内方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发挥好政府在市场失灵状态下的客观调控功能,增强食物供应链韧性,提升保供能力和水平。我国已实现了从饥饿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巨变。

  但由于人多地少的刚性资源约束,目前大食物自给率还有不小的缺口,仍要靠国际市场调剂补充。据测算,要满足我国农产品消费需求,每年需要有35亿亩农作物播种面积,但即使算上复种面积,我国的农作物播种面积每年也只有25亿亩,还有10亿亩缺口。有些农产品,因为品种、结构、效益的原因,必须从国际市场调剂才能满足国内需要。

  例如,中国每年进口约1亿吨大豆,如果自种,按照2018年大豆单产,需要约7亿亩耕地才能种出来。

  因此,要保粮食安全,必须充分利用好国际市场,通过培育国际大粮商和跨国农业企业集团,优化农产品贸易布局,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租赁土地、购买土地、合作共建等方式建造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全产业链基地,多途径开拓国外可利用资源。

  但在粮食“武器化”、种子“殖民化”的国际大背景下,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必须坚定“以我为主、适当进口”战略,把握好农产品进口与国内农产品自给率之间的平衡点,全面贯彻落实“要打好农产品贸易这张牌,但关键要控风险、可替代、有备手,实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支持企业走出去,提高关键物流节点掌控能力,增强供应链韧性”的战略思想。

  内外兼修,是粮食安全的关键。

  4

高品质——树立大生态观

  树立大生态观,就是要“多打大算盘、多算长远账”,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不能只盯着19亿多亩耕地的生态,还要关注整个自然生态的稳定。

  自然生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曾形象地指出,人有两个身体,其中“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一样具有基础性,马克思的话意在告诫人类,“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就是既要考虑耕地自身的生态功能健康,也要兼顾区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改善。绝大多数的粮食生产,高度依赖于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而自然环境各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且一个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资源产出能力等都是有限度的,过度开发利用出现的问题可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其修复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甚至无法修复。

  数据显示,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率从20世纪80年代的不足5%上升至2014年的19.4%;2020年《中国生态环境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占全国废水中需氧量排放量的62.1%,农业源氨氮排放量占全国25.8%,农业源总氮排放量占全国49.3%,总磷排放量占全国73.2%。农业集约化生产虽然提高了生产效率,但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导致农牧生态系统失衡和退化,正威胁着农业生产,导致食物品质下降,在消费者安全绿色有机的诉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供给压力不断加大。

  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水资源也在恶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流域100平方公里的河流5万多条,今天只有2万多条,且大小河流全都陷入水脏的困境。

  水资源面临枯竭的原因就在于山水林草遭到破坏带来的恶果。我国19亿多亩耕地,只有10亿亩是水田和水浇地,其余全是“望天收”。生产一斤小麦需要1000斤水,生产一斤水稻需要1500斤水,水缺种不出粮,水脏种不出好粮。

  所以,从长远计,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必须树立并践行大生态观,向各类资源要食物时都应以保障整个自然生态的安全为前提,牢记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尤其要树立植物、动物、微生物三物循环利用的理念,没有三物循环的良性生态系统,什么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都是空话。

  绿色健康,是粮食安全的难点。

  5

不浪费——树立大节约观

  树立大节约观,就是要推动粮食收购、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等环节的全链条节约减损。保障粮食安全,要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持续深化食物节约各项行动。

  近年来,我国在粮食收购、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等环节取得了明显的减损成效,但粮食损失浪费现象仍然不少,个别环节较为突出。据有关调查测算显示,每年我国损失浪费的食物超过20%,高达9000多亿斤。

  有研究表明,我国27%的粮食在农场到餐桌的过程中被损失或浪费,与之相关的土地、水、碳、氮、磷类似于一个中型国家的水平。餐桌上的浪费同样触目惊心,每年我国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有500亿公斤,接近全国总产量的十分之一,价值高达2000亿元,如果这些食物不浪费,能够满足2亿人的一年所需要的粮食。粮食的产后环节损失量如此惊人,必须切实树立并贯彻大节约观,以粮食减损、遏制浪费保障粮食安全。

  在我国,粮食生产仅“三夏”小麦机收环节减损1个百分点,每年就可挽回25亿斤粮食,节粮减损等于建设无形良田。中办、国办印发的《粮食节约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到2025年,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节粮减损举措更加硬化实化细化,推动节粮减损取得更加明显成效。

  节粮减损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链条长、范围广、环节多,必须坚持系统思维、综合施策,促进粮食 “产购储加消”全产业链节约减损协同联动。尤其是要“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和过度消费,深入开展‘光盘’等粮食节约行动”,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传承“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优良传统,“让节约粮食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从更宏观更深层的视野看,树立大节约观还应从农产品生产的源头抓起,节约耕地、节约淡水。我国600多个城市2000多个县城3万多个乡镇驻地总计建成区面积12万多平方公里,按照国际标准一平方公里一万人即可居住12亿多人。

  今天即使一点不增加占地,城镇化率也可高达80%多,但近十年来,耕地每年仍以一千多万亩的速度在减少,如此下去,再过十年,18亿亩耕地红线将被突破。我国的淡水资源81%集中在长江以南,但江南不少地方把“粮仓”变成了“钱柜”,不再种地,有的即使种地也怕麻烦,实施水改旱。而严重缺水的北方却要用南水北调的水种粮,然后再北粮南运供南方消费,这种悖论需要改变。

  铺张浪费,是粮食安全的痛点。

刘奇 /文   来源:瞭望智库公众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2 19:18 , Processed in 0.089074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