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散文] 老竹征兵_孙吉风俗趣味故事(四) 孙宏恩 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9 10: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孙吉一带,有句歇后语流传甚广。孩子的婚事有了眉目,或是一件长久以来悬而未决的事情尘埃落定,说道起来,难掩喜色:“老竹征兵——定啦!”
image.png
老竹征兵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时候基层干部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但没有文化不代表没有智慧,几十年过去了,老竹的机智小故事还常常被人们提及。

老竹是复转军人,回到家乡担任孙吉公社的武装部长,那时,孙吉隶属万荣县,凡事都不甘落后。一次在县上开会,该老竹讲话了,他发现下面的人都瞌睡打盹的,清了清嗓子,大声说:“我是县长——”大家一下子有了精神,谁知,老竹来了个大喘气,接着说:“派来的。”会场的气氛热烈起来了。

还有一次,万荣县组织民兵比武大赛,孙吉就是冲着冠军去的,老竹作为武装部长当然是卯足了劲,可是条件有限,200人的方队只有三支枪,老竹有办法。动员大会上,老竹看着眼前从各村选拔上来的基干民兵,个个精神抖擞,就大声宣布:“这次比武大赛,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训练的时候,大家要用心,我决定,给大家每人发一支枪——”台下掌声雷动,老竹挥了挥手,接着说:“不过,是木头的。”虽说大家有些失望,但老竹的苦心还是感动了大家。他用自己不多的薪水在木匠铺里订做了一批外形酷似**的木头枪,为那次的训练和比赛夺魁出了不小的力。

武装部长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征兵。老竹办事丁是丁,卯是卯,绝对不掺杂个人感情,而乡里乡亲的,老竹也不愿意得罪大伙。好在那年月大家参军的要求也没有那么迫切。年轻人血气方刚,想到部队上历练,体验一把军旅生活,当然,也有想通过参军跳出农门的,但也不乏带有“好钢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传统偏见的。老竹就是瞅准了这一点,才把这难对付的硬钢化为了绕指柔。

报名,政审,体检,接下来是漫长的等待。期间,总有人找老竹打听娃当兵的事怎么样了,不管谁来问,老竹都不假思索,以“定啦”统一回复。

等到换装的日子,有人欢乐有人失落。孩子被刷下来的人找到老竹问:“竹部长,我那天问你孩子当兵的事,你不是说——”“噢,我说是定了,定了不去了。”来人有些生气:“我还给你递烟了……”“噢,我以为你给我递烟是不想让孩子去了呢。”

为军队选拔输送优秀青年,是老竹的工作,他不掺杂私心,没有贪念,同时也顾及了乡亲的面子,不能不说,这个老竹是个好部长。“老竹征兵——定啦”的歇后语流传至今,也可见当时的风清气正。

(十一)黄河打墙

看到“黄河打墙”,你可能会联想到“五一”期间晋陕两省在壶口瀑布景区附近的公路两边各筑了围墙的事情吧?明代大文人归有光家南北向的大院落被墙隔开,那是一个大家庭的分崩离析;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筑墙”是为了让饱经战乱的百姓休养生息;有名的还有柏林墙、民主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发挥过特殊的作用。至于以保证游客安全为借口的壶口景区路边的围墙,其真实意图,你懂得。

我要说的“黄河打墙”是我们孙吉一带流传的一句歇后语,讽刺的是那些遇事不知变通的人。

话说有这么一对父子,父亲人活腾,心胸也开阔;儿子笨笨的,脑袋真不灵光。

家里的猪娃养大了,父亲寻思着赶集去卖猪娃,一边吃饭,一边指了指放在一边的蛇皮袋,对儿子说:“去,逮猪娃去。”儿子应声取过袋子出门了。猪圈就在家门外,只见那儿子一脚跨进去,先把猪食槽踩翻了,弄得一脚一裤腿都是猪食,接下来是一场人猪大战:不大的空间里,人猪对垒,各显其能。母猪哼哼哼抗议,猪娃吱吱嚎叫窜逃,人撵着猪东跑西颠,俯仰奔忙,手里的袋子一会儿像把伞,罩来罩去,一会儿像扇子,扑前扑后,到底没有抓着一只猪娃。此时父亲走出了家门,看到儿子的狼狈相,无可奈何地说:“你出来,出来。”等猪圈里平静下来,他跳进去,敲敲猪食槽,轻而易举地把五六只猪娃全都收入袋子里,然后,父子俩把装有猪娃的袋子放在自行车后座的木板上,父亲扭头对儿子交代:“咱村停电,你今天出村把面硙(wei)了。”之后,骑上车径自往孙吉集上卖猪娃去了。

大约是猪娃都卖了好价钱,父亲拍拍口袋里厚厚的一沓钱,满面喜色,一进家门看见粮食还在,也没说什么。等到吃饭时,一家人围坐在小桌上,父亲扭头问:“今天怎么没有硙面?”儿子满脸委屈:“就不光是咱村停电,好家伙,我带上粮食,跑到天兴,跑到程村,跑到贾寺,哎呀,都没电,白跑了。后来我骑到古今屯,有电哩,唉,人家硙面机坏了……”说着说着,他就不高兴了,抱怨说:“你平时总说有人就有一切,看,咱屋倒是有人,别说有一切了,有面吃吗?”其实,他到过的这些村子有的就有换面点,只要变通一下,粮食换面,不是不可以,谁知他竟然白白折腾一天,还这样发牢骚。父亲早晨逮猪娃时的不满,再加上听到儿子的抱怨,终于憋不住了,话赶话,说了句:“你辛苦了,哎,看来今天是黄河把墙给打了——”“咋啦?”儿子一脸茫然,父亲缓缓接着说:“没鳖行的路了。”

口口相传,黄河打墙——没鳖行的路,以歇后语的形式流传下来,方言的形象性可见一斑,重要的是讥讽的范围还越来越广泛。

(十二)高村窑上的瓦罐

孙吉人常说“高村窑上的瓦罐——一套一套的”,这个歇后语可以赞美那些理论水平高,讲道理能深入人心的干部,也用来讥讽那些说话头头是道,满嘴歪理的人。

俗话说,有福人生在州城府县,无福人生在夹河两岸。孙吉镇高村地处黄河东垣,是个西眺大河,三面环沟的半坡地带,于孙吉而言,高村属于偏远地区。这里没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便利条件,唯一可以依赖的就是土。也不知从哪朝哪代开始,高村人就做起了瓦罐的营生。

高村周围的沟坡地有天然的原材料——黏土,那土质不同于一般的黄土,特点是细腻,做出来的瓦盆瓦罐不仅结实,而且光滑,虽无法与瓷器相比,但耐用,这一点常常引起人的感叹:人耐不过物啊。

采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沟沟坎坎间奔波寻觅,找到土源后,撅头、锄头、钉耙,各种工具齐上阵,陡峻的羊肠小道连独轮车都无法通过,只能是肩挑手提,爬坡过坎带回一筐筐,一担担,一捧捧的土,渐渐的,土攒多了,攒够了。经过和泥、踏泥、上转轮、拉坯、定型等繁复的工序之后,接下来就是最有技术含量的装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人们发现了节约空间,最大限度提高效益的办法:做成由大到小不同型号的坯子。装窑的时候,把晾干的坯子一个个套起来,中间用沙土隔开,窑内的边边角角也不空着,最后都以砖瓦填满。漫长的烧制过程之后,就是出窑的日子,看着泥土脱胎换骨成为有用的器物,将走向千村万落服务不同的人们,高村人辛苦并快乐着。

抚摸过一件件的成品,确定完好,高村人开始装车。从外看,车上不过七八件东西,其实是罐套罐,盆套盆,一套有十几件。高村窑上的瓦罐——一套一套的,体现的是劳动的智慧,同时又丰富了语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6 01:14 , Processed in 0.071310 second(s), 1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