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运城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助推乡村振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8 10: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运城市持续深化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在农业生产托管、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方面深化改革,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劲动力。

农业生产托管改革走出“运城模式”

运城作为全省农业大市,全市总耕地877.3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2.15亩。为推动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机衔接,运城市连续7年承担中央财政支持的省级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改革试点,通过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效益,解决好“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的现实难题。目前,全市共完成托管试点任务面积260万亩,带动服务面积约680万余亩、小农户70万余户,13个县(市、区)实现了农业生产托管全覆盖,托管服务面积位居全省第一,被省政府通报表扬。

万荣县是全市最早开展农业托管改革的试点县。该县通过生产托管“保姆式”服务、“菜单式”托管、“合同制”服务,有效解决了农村劳动力“断代”、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等问题。推行“保姆式”全程托管,各类托管组织统一组织采购种子、化肥、农药,统一组织耕种,统一组织病虫害防治,统一组织收获,统一组织运输,统一组织秸秆还田,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推行“菜单式”阶段托管,托管组织把小麦、玉米、中药材等作物费用列出“菜单”,明码标价。推行“合同制”托管服务,专业服务队、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农户签订协议,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服务。以全程托管小麦为例,托管后种子、化肥、农药少了20元,播种、施肥少了10元,病虫害统防统治(2次)少了10元,秸秆还田少了5元,亩均减少投资45元。同时,托管后每亩增产85公斤,全程托管的亩均纯收入增加232元。

稷山县紧紧围绕服务模式创建、服务组织构架、服务技术支撑、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政策支持5个方面,强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工作。该县采取“大片区托管+服务组织+小农户”的模式,构建新的农业生产托管利益联结机制。农户将所有的土地流转给规模化经营服务组织,实现粮食生产链全程托管,通过整村流转土地,实现大片区托管。这样,统一技术标准,降低了技术误差;统一物资供应,降低了农资成本;统一调度作业,提高了作业效率;统一信息服务,降低了劳动强度;统一资金服务,降低了违约风险;统一粮食销售,提高了农户收益。该县现有农资供应、农技指导、农机服务、粮食烘干及销售等各类服务组织1844个,从业人员5200余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68.1万余亩,服务农户6.1万余户。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激活一池春水

运城市坚持以争取中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试点为契机,把深化拓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作为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创新机制、精准发力,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集体经济发展红利,取得了“闲置资源盘活、集体经济壮大、农民稳定增收”的共赢格局,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市注入强大动能。

加快农村产权市场建设,积极探索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构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网络、完善主体入场交易机制等方式,规范产权改革流程。全市制定出台符合实际交易需求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则,不断完善和加强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切实推动工作开展。在运营过程中,完善相关制度及各类产权交易的操作细则和文本格式,为农村产权交易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按照统一受理、分职履责、归口管理的方式,全市在交易中心开设交易申请、交易鉴证、抵押登记等窗口,配套设立资产评估担保等中介服务机构、金融部门和农业经营服务大厅,开展以农村土地经营权交易为主的10种交易服务。在全市13个县(市、区)分别成立以县(市、区)长为主任的农村产权交易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辖区内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工作的信息收集、整理、审核等工作,扎实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工作。

加快“三变”改革,推动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全市印发《关于扎实推进全市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的通知》,制定资产移交办法,严格执行清查、登记、核实、公示、确认、上报“六个程序”,重点掌握资源、资产、资金、工程、旧账、投资等六方面情况,对林地、耕地、废弃学校、废弃农村宅基地等资产进行系统性摸底,做到家底清楚,全市16067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共核实资产147.04亿元,集体土地1775.88万亩。通过大胆创新,把许多闲置的、无形的资源“变”出了价值,全市累计盘活耕地和林地80万余亩、闲置农房4000余套,盘活集体经营性资产11.8亿元,80万余农民受益。通过农户以土地入股、集体以资产入股、业主以资金入股的形式,全市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联合社)9411个,成立经济合作社(联合社)6656个,盘活了农村人、地、钱等资源要素。

改革助推巩固衔接向乡村振兴迈进

全市聚焦动态监测帮扶建防线、“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守底线、持续稳定增收提成色、易地搬迁后扶促融合、人居环境整治美乡村等方面问题,用改革助推“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变,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

强化产业就业扶持。全市立足地域优势和资源禀赋,围绕农业“特”“优”发展战略,在产业发展、产销衔接、务工就业等方面持续用力,打造“运城面粉”“运城苹果”“运城蔬菜”三大农业品牌,在各县(市、区)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以粮、果、菜、畜、小杂粮、道地药材等产业多元、产品多样的发展格局,确保脱贫群众稳定增收。通过“春风行动”“就业扶贫行动日”等活动,大力开展技能培训起底、稳岗就业保底和公益岗位托底,支持企业和扶贫车间优先吸纳脱贫劳动力,全市脱贫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11.7万人。持续推进特色产业示范基地、现代农业园区项目,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截至8月底,全市各级财政专项资金已投入9.04亿元,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投放4.65亿元;设立14个消费帮扶销售平台,累计实现农产品销售额3.41亿元,带动7.54万脱贫人口实现增收。

加快建设沿黄美丽乡村示范带,推进县城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拓展延伸,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用美丽乡村点亮群众美好生活。坚持县域统筹原则,按照产业布局、空间管控等要求,抓好“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通过实施村庄道路畅通、农村供水保障、数字乡村建设发展提升、乡村清洁能源建设等工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截至8月底,全市“四好农村路”总里程达14529.5公里,农村集中供水水费收缴率超96%,电网供电可靠率超99.2%,全市行政村4G网络实现全覆盖。统筹推进乡村环境治理,加快推进“千万工程”,统筹推进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治理等“五大行动”。截至8月底,全市行政村污水治理率达21.8%,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1.6%。

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2 18:15 , Processed in 0.064698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