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古人过年有讲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6 10: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age.png
杨视一

古代没有手机,没有电视,没有互联网,过年应该很无聊吧?老祖宗到底是怎样过年的?来,咱们一起“考古”吧!

休:古人也有“黄金周”

春节放假是从唐朝开始的,《假宁令》规定,“上班族”有两个节假日,一个是元日,也就是春节;另一个是冬至,两个假期各放7天假。不过,唐朝的春节假期是围绕着大年初一,前后放3天假,也就是腊月二十八~正月初四。

宋朝基本沿用了唐朝春节放7天假的做法,不同的是,宋朝的春节包括忙年、过年、闹年三个时段,由于元宵也是“年”的一部分,一度也曾放假。

俗话说“百节年为首”,在古代,无论富庶还是贫穷,“年”一定要充满仪式感!贴春联、猜灯谜、穿新衣、除夕守岁。

吃:古人也玩“谐音梗”

宋朝年夜饭桌上的“吉祥天团”,不是鱼,不是肉,而是“百事吉”果盘。

柏树+柿子+橘子,“组团”成“百事吉”来拜年,红红火火,吉祥满满。

魏晋南北朝过年,人们要把花椒、柏叶酿成椒柏酒,虽然味道有点儿“上头”,但人们认为这种清新、很冲的味道,象征着“迎新”。

“春风送暖入屠苏”,喝屠苏酒,讲究也不少,顺序一定要先幼后长,寓意着孩子快快成长,老人健康长寿。

穿:要美要炫要显瘦

过年穿新衣的年俗,在南北朝时就有了!“华夏衣冠锦绣藏”,中国人的服饰随着朝代变迁,不断丰富。

“贵妇出游”“簪花仕女”……千年流转,清朝也延续了前代穿新衣的传统。

《清嘉录》专门记载了苏州街坊拜年的情景,人们穿着鲜艳的衣服在路上张扬,轿子跑得飞快,称为“鲜衣炫路”“飞轿生风”。

玩:气氛就要嗨到爆

最早的春联竟是写在桃木板上的,“总把新桃换旧符”,“桃符”就是古代的“硬核春联”。到了明朝,在朱元璋的倡导下,大家才慢慢改成用红纸来写春联。

约2000年前,中国人就开始用爆竹迎新了。

南北朝时期,爆竹是把竹子放在火上烧,“爆竹声中一岁除”。

到了宋朝,放鞭炮就更流行了,宋朝人不仅会在竹子里面加火药,还会把火药裹在纸里,加上药线,做成炮仗,上百个炮仗编在一块,就叫“编炮”,也就是今天的鞭炮。噼里啪啦,鞭炮声一响,新年的好彩头也随之来到。

春秋战国时期就有“隐语”了,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谜语”,宋朝时,文人雅士把字谜贴在花灯上,吸引人们去赏花灯、猜灯谜,渐渐形成一种民间风俗。

“熬夜”对古人来说,可是个传统项目,《东京梦华录》里记载,“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到了早晨都不睡觉。那么,除夕为啥非得熬夜呢?

其实,这是古人对自己的勉励和对新年的期盼。

苏轼在《守岁》中写道:“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就是告诉自己珍惜时间,抓住这一年的“小尾巴”,希望明年更加努力,不让志愿和抱负付之东流。守岁的核心不是守过去,而是望未来。

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我们的过年方式,处处体现着祖先的生活智慧,连接着华夏子孙的血脉和情怀。

年,真是中国人的杰作啊!

(《大庆晚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3 00:27 , Processed in 0.071595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