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七夕蕴含的“工匠精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12 11:3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牛郎与织女一年一度的“七夕相会”,堪称我国最早的爱情故事,曾被炒作为“东方情人节”,可谓家喻户晓。它的起源可追溯至《诗经·小雅·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乞巧图.jpg

周朝人关于织女、牵牛星宿的记载,是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胚胎。

据南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称,晋代文学家缚玄在《拟天问》中“安排”了牛郎织女“七月七日会天河”,充实和发展了牛郎织女动人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揭示了真正的爱情是不受身份地位、物质条件等情感之外因素干扰的。

其实,古人在设计七夕时,就从“七”“乞”同音的角度出发,祈求仙女传授纺织或针织技术。



《西京杂记》卷一谓:“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这条最早关于七夕乞巧习艺的文字记载说明,早在汉代,人们为让“牛织相会”的文艺生活接地气,便促其与“乞巧习艺”的劳动技能融合、发展。为什么要选择织女呢?因为织女虽为“女神”,但其职业却是心灵手巧的纺织女工,而古代社会男耕女织,从事纺织业和女红等手艺乃是女性的基本工作,女子向女神织女乞求“织技”显得合情合理,充分彰显了古人对提升劳动技能的重视。

随着各民族的融合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七夕”的内涵与外延在不断地拓展,“乞巧习艺”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地创新。但是,传承并弘扬“工匠精神”的硬核却始终没丢。

七夕“乞巧”“得巧”习俗从汉代一直延续至清代。



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南北朝七夕习俗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日。是夕,人家妇人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金俞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蜘蛛)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唐代美女们别出心裁地发明了“蛛丝乞巧”,期待自己心灵手巧。


五代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卷下记录了此习俗:“帝与贵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在华清宫游宴。时宫女辈陈瓜花酒馔列于庭中,求恩于牵牛、织女星也。又各捉蜘蛛闭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


到了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的北宋,七夕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惜墨如金的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八中用了500多字介绍当时开封的“七夕盛况”。美女们乐此不疲地参加各种娱乐活动,且全盘接受了汉唐以来的“乞巧”和“得巧”:“七月七夕。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谓之‘乞巧’。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


明清时期的七夕,北京的女子则采用“丢针”之法“乞巧”。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二曰:“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则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茹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曰:“京师闺阁,于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因以卜女之巧拙。俗谓之丢针儿。”古人以“穿针”“丢针”等小切口承载、弘扬“工匠精神”的大内涵,使“工匠精神”的传承有情感、有温度、有力量。

其实,从传承下来的七夕习俗看,古代农耕社会,从事农业和手工业是最基本的生产方式,很多劳动者在精益求精、心手合一的手工艺中,体悟出了生活的意义,培养了诸多杰出的“工匠”,并传承、弘扬了“工匠精神”。而处于互联网和智能时代的当今时代,便捷的生活方式渐渐消弭了我们的动手能力,细腻精致的传统手工工艺渐行渐远。



故而,七夕之际,重温“乞巧”习俗,重拾穿针引线等精工细作的手工劳作,不仅是一种劳动体验、一种传承,也会为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注入新的活力。

文/赵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3 02:30 , Processed in 0.067226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