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曹吉财痴心不改岁月铿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18 09:4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曹吉财(右)在万吨合成氨技改中操作机器.jpg
出身农家 发奋苦读

1938年4月29日,我出生在稷山县翟店镇寺庄村南道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父亲靠做糊裱、油漆,给人家扛长工,母亲靠纺棉花织布来维持生计。我们兄弟五人,我排行老四,二哥少时为救堂弟,两人溺水双亡,三哥早年夭折,留在世上的只有大哥、我和五弟。我们家中饥寒交迫,穷得连炕上铺的席子都买不起。土改后,家中分得了一些土地和一头牛,生活才有了转机。再苦再累,父母都没有放弃生活,他们靠顽强的毅力让我受到良好教育。为了减轻家里负担,我12岁就开始割青草喂牛、下地摘棉花,还先后用小纺车、木制脚踏的大纺线机昼夜纺棉花。
高级工程师曹吉财先生.jpg
母亲常说,不念书就没有出路。在母亲的大力支持下,我于1949年到1956年,先后在本村和翟店镇上了完小。后来,通过在新绛酒厂工作的大哥资助,我于1956年到1958年,在新绛读初中。利用寒暑假,我勤工俭学、半工半读,在新绛酒厂学习酿酒,到侯马市火车站站台装卸火车皮、煤炭等。

由于在校表现突出,我于1956年7月,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政治老师和青年团的帮助下,我的人生价值进一步提升,认识到只有发奋苦读,才能改变前途和命运。1958年,我考入山西太原机器制造学校,学习轧钢专业。两年后,我再次考入太原科技大学(原名太原重型机械学院),认真学习每星期的政治课、历史课,不断武装自己的头脑,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

1964年8月,我毕业于机械二系轧钢专业。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太原重型机器厂设计科轧钢室工作。我和同事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完成了国家重型工业建设。领导也多次派我们去鞍钢、太钢培训学习。其间,我参加过多项轧钢设备项目设计工作。1965年5月,我独立研究、实验、设计,制造出一台∮216无缝钢管快速拨料机,设备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受到厂部、科室的表彰,填补了祖国轧钢史上的空白。

回报桑梓 科研助农

回想大学那段岁月,也是相当艰苦的。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是国家的困难时期。每人每月28斤粮食、半斤油,根本不够吃,在校的我们常常吃榆树皮、玉米蒸的发糕及高粱米、野菜来充饥。从那时起,我患了胃溃疡,肚子经常痛。幸亏党的政策好,有公费医疗,同时每人每月24元助学金,解决了我生活中的日常开销,还可以用攒的钱买些学习书籍。

虽然条件艰苦,但我学习劲头高,为抓紧一切有效时间,中午只趴在桌子上解下乏,利用上厕所、排队打饭的时间熟背俄语单词……在太原学习工作15年,我都是自己一人独立生活。

1973年,为支援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我调回原籍,在稷山缸套厂(原名稷山农机配件厂)工作。其间,我又设计过各种型号的柴油机配件,从钢材成分配比到铸造毛坯,粗、细、精加工,质量检验均达到国家标准,创造出优质名牌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回到家乡,我参加过稷山汾河坝的修建工程,为治理汾河出过力、流过汗、扭伤了腰,以致腰椎间盘突出伴随我几十年。

上世纪70年代,我还被派到西薛村,调查了解柴油机配件使用磨损情况。由于当时吃的是玉米糕和酸菜,加上我上学时落下的胃病,不到一个月,便引起胃大出血。我昏迷了一周,在妻子的昼夜陪伴和精心照料下,才奇迹般地好了起来。

岁月铿锵 痴心不改

1983年,由于工作需要,我被调到山西阳煤丰喜稷山分公司(原稷山化肥厂)。为了保证公司化工生产设备正常运转,我不分白天黑夜奔走在生产一线,处理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为按期完成技改任务,我时常加班加点,有时干到下半夜。记得1985年,我出差赴重庆订购两吨沸腾炉,连续坐火车两天两夜。那时正当酷暑,气温高达38℃以上,热得我头昏脑涨、浑身冒汗。

1986年6月,我成为稷山县委“智囊团”一员。由于表现突出,我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3月,我晋升为高级工程师。

两年后,我设计的两水闭路循环改造项目,年节约资金70余万元。在随后建成的甲醇生产线部分,我负责设备安装、验收,综合经济效益可达100万元/年,社会效益前景可观。所有这些项目均实现一次开车成功,这都是在郭志庆、卫克斌厂级领导一班人的带领下,全体员工集体智慧的结晶。

我还曾在《现代设备管理》杂志发表过论文《论设备诊断技术》,主编稷山化肥厂《化肥机械动力管理制度》,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一路走来,所有的这些成绩和荣誉,都让我的人生充实而富有意义。

我很感激曾经培养过我的母校,80岁时曾重返太原科技大学,欣赏那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包括我在大学时用过的所有书籍,几十年来我都珍藏着。家里人见书本都发黄褪色,觉得无用,装进几个麻袋运到废品收购站卖掉了。我知道后很痛心,连夜跑遍县城所有收购点,将书籍一一赎回。看到它们,我就想起上世纪60年代那段顽强拼搏的青春岁月。

今年疫情席卷全国,已82岁的我与其他党员一道奔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在疫情防控初期,就开始巡逻、测温、登记,为确保一方平安献出光和热。

步入耄耋之年,我最喜欢唱两首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和我的祖国》……


曹阳生/整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5 06:31 , Processed in 0.065714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