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千古中条一池雪,唐代池盐的生产技术大改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1 19:4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代的食盐主要包括海盐、井盐和池盐三种。

其中,海盐产地主要是山东、江苏、浙江等沿海地区,煮海为盐;井盐主要来自蜀中四川盆地,产量较少;池盐分布在山西、陕西、宁夏、甘肃一带,也就是唐代的河东道、关内道、陇右道三块区域。

《新唐书》中记载有池盐十八处,现代专家统计有二十余处。其中西北、西域池盐主要是自用,山西蒲州池盐产量最大,主要供应京城。山西池盐被称为“两池”,也就是河东盐池。(“解盐hài yán”说的就是河东盐池,但此称呼是宋代才开始有的)

【千古中条一池雪】

河东盐池南为中条山,北为涑水河,是一个天然咸水湖,两个巨大的卤水池相连,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3-5公里,面积约130平方公里,现在是旅游胜地,号称“中国死海”。

河东盐池的利用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黄帝炎帝时期,有专家认为传说中黄帝、炎帝阪泉之战就在这一区域。附近有个蚩尤村,现称从善村,村中有一蚩尤冢,故老相传盐池中的卤水就是蚩尤血。

三皇五帝时期的都城都离此不远,无论是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都在盐池附近。在交通不便的上古时期,政治中心要围绕盐这个关键物资来建设的,盐被称为“国之大宝”,河东盐池也有“千古中条一池雪”的说法。

河东盐池虽然历史悠久,但利用技术相对落后,食盐当中仍然有硫酸镁等杂质存在,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苦”。

小说《唐砖》中说初唐时期食盐是块状、黄色,又苦又涩,这就是传统制盐技术制成的石盐(岩盐),甚至是直接从盐湖卤水池中捞出的自然结晶食盐。

岩盐或者石岩,纯净的无色透明,含有杂质的就是浅灰、黄、红、黑色。在没有去除杂质的制盐技术之前,这是人类能够利用的主要食盐资源。

从春秋战国一直到秦汉,河东盐池都在发挥作用,但技术上并没有明显的改进。随着两千多年不断对自然形成的食盐结晶进行打捞,食盐产量开始下降。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水经注》中记载,最晚在北魏时期,已经开始了引水晒盐,通过日光、风力等自然手段蒸发卤水,扩大了食盐的产量,这就是“垦畦浇晒”制盐技术,应该是晒盐法在世界上最早的应用。

“土俗裂水沃麻,分灌川野,畦水耗竭,土自成盐,即所谓咸鹾也,而味苦,号曰盐田,盐盬之名,始资是矣。”(《水经注》)

【自然现象带来的唐代的制盐技术创新】

到了唐代,晒盐技术有了重大的突破,通过在晒盐过程中加入淡水,产出杂质更低、苦味更小的食盐。

分析这种技术的起源,应该是引水晒盐的过程中遇到下雨。本来下大雨的话,晒盐过程将会延长。但根据雨量不同,产出的食盐产品品质也有区别,有些苦涩味道减少,成了优质的上品食盐。估计是雨水改变了食盐的结晶环境,部分杂质与食盐氯化钠自然分离,结晶出来的食盐成分更单纯,苦味自然就小了。

乳盐是制盐过程中自然结晶的漫生盐的一种,“其状鲜丽”。自然环境提供的雨水会形成各种漫生盐,出盐时刚好下小雨的雨水盐为上品,颗粒鲜亮,青盐就是雨水太多。

《全唐文》中有记载,中唐德宗时期宰相韩滉曾负责盐铁事务,曾经上表把解县、安邑两池产出了“乳盐”当作祥瑞,“臣顷进漫生盐,故老相传,已称灵瑞。今乳盐新出,特表非常。伏请荐於清庙,编之史册。”当时的唐代宗很是高兴,把盐池赐名为“宝应灵庆池”,还立了石碑,现在保存在山西省运城市博物馆。

我们的先人们发现了这种现象,虽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通过加入淡水模拟自然界下雨的环境,形成了这种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制盐技术,制成的盐叫白盐。

(青海湖青盐)

【如同种庄稼一样的唐代制盐新技术】

根据唐人记载,改进的“垦畦浇晒”制盐法分治畦、引水养卤、晒制成盐三个步骤。

治畦就是挖坑。

每家夫役管理一块盐田,每块盐田百亩(合今亩31.2亩),九块盐田为一井,十井为一沟,盐田之间用土埂隔开,中间有引水渠,各沟之间有道路。盐田中容纳卤水的池子深一尺,以利于水分迅速蒸发。(后世宋代卤水池深度仅2-3寸,需要更加精细的管理)

引水养卤,主要是控制卤水和淡水的比例,也就是“咸淡得均”,并非越浓越好。

卤水和淡水被称为主水,有主就有客,盐池之外的洪水被称为客水。由于洪水对制盐影响很大,有说法是“未治盐,先治水,未治主水,先治客水”。一旦洪水漫过盐田,对制盐生产的影响不是一天两天的,因此盐田周围的水利工程必须非常完善,既要避免洪水进入盐田,又要在盐田内淡水存量不足的时候进行补充。

唐代对制盐技术最大的改善就在于添加淡水来去处食盐中的杂质。河东盐池含有成分较高的硫酸镁,添加淡水的作用是少量降低卤水温度,使溶解度较低的硫酸镁和硫酸钠先行结晶析出,之后随着水分的蒸发,氯化钠再结晶析出,两种固体上下分离。

晒制成盐,是借助阳光和风力,使卤水快速成盐。

晒制成盐过程中日照是最主要的,另外“盐南风”是另一个有利条件。宋代沈括记载“解州盐泽之南,秋夏间多大风,谓之‘盐南风’。其势发屋拔木,几欲动地。”而且这种大风只在这个区域出现,温暖的南风吹来,盐田上漂浮的水蒸气被吹走,肉眼就能看到食盐结晶的出现,“一夕成盐”。柳宗元一句“回眸一瞬,积雪百里”,说的就是这一奇景。

而如果晒盐过程中来了东北风或者是西南风,卤水就会变成粥状或者块状,味苦,都属于质量不合格的产品。

另外,长期晒盐之后,会在盐池底部形成“硝板”,这是一种矿物结晶集合体,表面坚硬如同石板,下面有蜂窝状空隙,可以认为是卤水在制盐过程中各种杂质的集合体,卤水可以在硝板上下自由流动。季羡林先生《中国盐文化》一书中说明了硝板的三大作用,意思是能够加速食盐生产、降低杂质。

总之这个过程和种庄稼一样,开垦土地、小心灌溉、关注天时,盐民就如农民。

【唐代池盐管理和盐法变革】

唐代对河东盐池非常重视,不但在周边兴修水渠、堤坝、蓄水池等水利工程、疏浚河流之外,还围绕盐池一周建筑了类似围墙的“壕篱”,后来宋代、明代又进行了完善,相当于建成了一个面积130平方公里的城池。形成了一个“池外有墙、墙外有堰,堰外有滩、滩外有渠”的防洪蓄水体系。

河东盐池也见证了唐王朝盐业制度的改变,从唐王朝建立到盛唐,唐王朝对盐业是不收赋税的,“皇家不赋百三十载”,地方上每年把一定数量的盐当作贡品送到长安即可,这种宽松的管理方式促进了初唐制盐技术的发展。盛唐时期开始收取盐税,但被安史之乱打断。

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对盐法进行了改革,先是第五琦的方式,“民制、官收、官运、官销”。之后是刘晏又进行了改进,“民制、官收、商运、商销”。刘晏的方式不影响普通盐民的利益,又调动了盐商的积极性,国家也能得利。虽然食盐价格上涨了不少,但覆盖的区域更大了。为了避免商人哄抬盐价,刘晏还设立了“常平盐”来防止商人囤积。

河东盐池在中唐宪宗元和年间“每岁收利纳一百六十万贯”,占当时全国盐利六百万缗的近三成,占全国税收的八分之一左右。按每斗三百文计算,当时产量高达五十万斛(石),其中只有一万斛要送到京城,其他输送给周边地区。虽然唐王朝有明文规定河东盐池只能供应周边及关中地区,但实际上营销范围远达河北、河南、甘肃、湖北等地。按中国古代地方官和地方大豪的一贯行事作风,估计还有不少瞒报的产量。

后来盐法逐渐败坏,唐末掀起农民起义大潮的王仙芝和黄巢都是私盐贩子或盐商出身,盐支撑了唐王朝的后半程,最后也毁在了盐上。

参考资料:《新唐书》、《册府元龟》、《全唐文》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3 11:48 , Processed in 0.067135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