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随笔] 难忘与柴老的三次交往_徐信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30 18: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与革命老前辈柴泽民有三次交往。虽然都已是20多年前的事了,但每每想起,都清晰如昨。

柴泽民是闻喜县人,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河东早期的共产党员和领导人之一。他历任中共闻喜县委组织部部长、中共平陆中心县委组织部部长、中共夏县中心县委书记、中共条西地委书记、中条山抗日联军司令员、中共太岳五地委书记、太岳第五军分区政委、中共太岳三地委书记、太岳第三军分区政委等职,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他曾在北京市工作,历任北京市军管会南区分会主任、中共北京市郊区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共北京市农委书记、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秘书长等职,为北京市的解放、建设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他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匈牙利、几内亚、埃及、泰国大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特别是曾任第二任中国驻美国联络处主任、驻美国首任大使,为新中国的外交工作作出了贡献。他曾任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关系协会主席,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他曾应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中国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中国文物学会、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中国绿化基金会等多个组织的邀请,担任名誉顾问、副会长、会长等职,老骥伏枥、壮志不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为党为人民鞠躬尽瘁地工作着、奋斗着,并作出了新的贡献。

与这样一位德高望重、功劳卓著的老前辈相交,是我一生中的幸事。

第一次与柴老相见,是在平陆,那时我任平陆县长。1993年10月21日,我正在办公室工作,突然电话铃响了起来。我拿起电话,是县宾馆负责人打来的。他说:“徐县长,柴泽民大使来了,您能不能过来一下?”我先是一怔,然后说:“柴老是咱们的老领导,是首任驻美大使,你一定要接待好,我马上就过去。”

我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疾步去了县宾馆迎宾楼。

见到柴老,我急忙迎上去与他握手,并说:“欢迎老领导回平陆。”

寒暄之后,我说:“柴老,平陆是您战斗过的地方,您这次回来是如何安排的,我一定会按您的要求服务好,让您满意和高兴!”柴老说:“我这次回来,主要是想对平陆地方党史研究及有关情况进行调研,最好能开个座谈会,您看地委党史研究室的主任王英凯也来了。”我说:“柴老,那就下午开座谈会吧,中午还有点时间请您参观一下黄河公路大桥。”

10时半,我和县上一些领导陪同柴老和夫人一行,参观了快要建成通车的黄河公路大桥。他从桥的北边走到南边,又从南边走到北边,高兴地说:“这座大桥,是平陆走向中原、走向南方的一座大桥,是将平陆与欧亚大陆桥连接起来的一座大桥,是平陆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座大桥。看来,平陆人民祖祖辈辈靠黄河轮渡的苦日子就要结束了!”

当天下午座谈会约3时就召开了,县委副书记李政文、人大常委会主任潘元法、政协主席张瑞宏及县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陈秀玲等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一开始,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柴老一行回平陆表示热烈欢迎。然后柴老说:“平陆县的党组织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史,平陆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对于这一点,我是非常了解的。今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但不能忘了过去、忘了死难的先烈们,我们应将平陆的党史系统写出来,以发扬革命传统、教育后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贡献!”

接着,陈秀玲汇报了平陆县党史研究的情况。记得当时,还有不少人也发了言。

最后我说:“柴老,对平陆地方党史的研究,我们历任县委、县政府都很重视。从1984年至今,除出版了《平陆县志》《平陆英烈》以外,有关部门正着手《中国共产党山西省平陆县组织史资料》《中国共产党山西省平陆县历史大事记述(1933—1949)》两本书的资料征集和编写工作。其中前一本书很快就要出版,后一本书还需要些时间才能出版……”

柴老兴奋地说:“在平陆地方党史研究方面,你们做了大量工作,我很满意。希望你们就这样一步一步抓下去,把党史研究搞得更好,把《中国共产党山西省平陆县历史大事记述》一书尽快搞出来。”

座谈会后,柴老不顾劳累,挥毫为我题写了“勤政为民”的条幅。我知道,这四个字的分量很重,是柴老对我的厚爱和期望。几十年来,我一直记着这四个字,并把它作为学习、工作、生活的座右铭!

22日,柴老与夫人等一行离开了平陆。之后,按柴老的要求,县委组织部、县党史研究室、县档案局抓紧了对《中国共产党山西省平陆县组织史资料》一书的编写工作,并于1994年1月完成了出版。此书与《平陆英烈》一书,同获省党史优秀图书奖。县党史研究室更抓紧了对《中国共产党山西省平陆县历史大事记述(1933—1949)》一书资料的征集和纂写,1996年9月出版完成。我为此书写了《序言》,称这本书“是一部深刻生动的党史教材”,“我们要以此书的出版发行为契机,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一次深入的革命传统教育和前途理想教育,使大家进一步增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信念,进一步振奋精神、焕发斗志……为推进两个文明建设,为实现兴虞富民达小康,建设一个民主、文明、繁荣的新平陆谱写新的篇章”。1997年3月11日县委专门召开了发行大会,我在会上作了《把平陆这块用革命先烈鲜血染红的土地建设得更加美丽》的演讲。一个学党史、用党史的热潮,在全县迅速兴起来了。

第二次与柴老相见,是在北京,那时我任平陆县委书记。这次见面,是我带领平陆“61个阶级弟兄”代表团赴北京回访慰问的第一天,即1996年2月7日中午。虽然平陆县赴北京联络组负责人、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史凌云同志已登门对柴老进行了邀请,但我还是拜见了柴老。我向他汇报了回访慰问北京的活动安排和目的意义。我说:“代表团计划在北京回访慰问三天。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组织‘61个阶级弟兄’代表赴京慰问首都亲人?一是因为‘平陆事件’虽然已过去36年了,但健在的36名阶级弟兄时刻想念着首都的救命恩人。当时得救后至今,他们一直没有与救命恩人见过面,更谈不上当面道谢了。‘61个阶级弟兄’及其家人认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做人应有的良心。二是因为新一届县委认为,平陆那个光辉事件,是平陆一座宝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它是一曲共产主义的凯歌,是一曲歌颂共产党和毛主席的赞歌,是一曲歌颂社会主义的赞歌,是一曲歌颂人民空军的赞歌。‘平陆事件’所体现出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共产主义风格,也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新一届县委认为,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仍然需要发扬光大这种精神;改革开放越深入,经济越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越显得重要。这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心声!我们组织‘61个阶级弟兄’代表团回访慰问北京,目的就是要倡导这种共产主义风尚,弘扬民族正气,从而提高平陆的知名度,鼓舞全县人民向脱贫宣战、向小康进军。”柴老听后十分赞赏地说:“你们这个活动搞得好!完全符合最近党中央提出的新要求,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人民的心愿。什么是党史?‘平陆事件’就是党史。什么是社会主义新风尚?‘平陆事件’就是新社会的新风尚。你们在京的所有活动我都要参加,有什么困难,我定帮助解决。”我说:“柴老,谢谢您的大力支持。同时请您多多指导我们的工作。”

“61个阶级弟兄”代表在北京回访慰问的日子里,柴老不仅参加了我们的所有活动,而且给予了及时的指导。

正因为有柴老和首都方面有关人员的帮助和支持,我们的回访慰问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一时间,它成了首都北京和全国人民热议的一个话题。《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电视台等,就及时地、多角度地对回访活动进行了大量报道。尤其是中央电视台,还派出专人、拨专款将此次回访活动拍成了向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的献礼片《兄弟情》,于1996年10月9日在一套节目中向全国播放。就平陆县而言,反响更大。北京回访一结束,县委就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千方百计扩大回访的成果,以形成发展县域经济的强大力量。2月14日,县委召开了常委扩大会议,专门就扩大回访成果进行了研究和讨论。2月27日,在中共平陆县委九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通报了“61个阶级弟兄”代表团回访慰问北京的情况,观看了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平陆电视台拍摄的回访北京情况的专题片和专题报道,收听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专题广播,参观了回访图片展览。会议讨论通过了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定;讨论通过了县委“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议;讨论通过了奋战两年实现脱贫的实施意见。这次会议,将回访与贯彻省七次党代会精神结合了起来,与经济建设结合了起来,与脱贫攻坚结合了起来,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合了起来,从而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正气、时代新风在全县得到了弘扬和光大。全县人民决心在县委领导下,团结一致、奋力赶超,力争早日脱贫致富达小康,把一个文明富裕、繁荣昌盛的新平陆带入21世纪。

第三次与柴老相见,是在北京他的家里和办公室。1998年10月22日下午3时,我来到外交部家属院柴老家中。柴老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夫人又是问吃问喝,又是端茶倒水。

柴老的热情和夫人的问候,让我非常感动。于是,我向柴老汇报了四年来平陆县党史研究的情况,并将《中国共产党山西省平陆县历史大事记述(1933—1949)》一书呈送给他。他接过书,便认真地翻了起来。我说:“柴老,这本书比较翔实地记述了平陆县党组织1933年1月至1949年期间在产生、发展和壮大过程中的一系列重大和重要事件,比较系统地反映出平陆县党组织在革命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组织和带领人民群众,开展艰苦卓绝斗争的光辉历史;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党所领导的革命斗争中所起的重大作用。它贯穿了一条主线,就是把党的高大形象作为主旋律;它突出了一个中心,就是宣传党的辉煌业绩;它围绕了一个重点,就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它歌颂了一条道路,就是歌颂武装革命斗争的道路;它揭示了一个真理,就是揭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我指着书中第55页说:“书中也将1938年中共平陆中心县委成立的情况和革命斗争的情况写进去了,当年柴老您是县委委员、组织部部长……”

柴老越听越高兴,他一边翻着书,一边对我说:“你们干了一件大事、一件好事,你们把平陆地方党史系统地写出来了,这对于发扬革命传统、教育后人大有好处。现在有一些人不重视党史研究,只知道抓钱,这是很危险的啊!……”

接着,我向柴老汇报了自己准备出书的情况。“这本书的书名叫《发展县域经济的实践与思考》,是一本为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而出的书。目前,出版社已出了两次校样。”我一边汇报,一边将24万多字的书稿恭恭敬敬地放到柴老面前。柴老说:“这很好啊,你出书,就是在写党史,写党的改革开放史。但出书是很不容易的事。”此时,我说:“柴老我有个请求,想请您给这本书写个序言,不知行不行?”柴老停了一会说:“许多人都曾请过我为他的书作序,我都没有答应。但你的书,我会写个序的,因为我对你比较了解,觉得你为人踏实坦诚、办事干练持重、群众口碑也好。”听了柴老的话,我非常高兴,激动地说:“谢谢柴老!谢谢柴老!”这时,柴老说:“你要把书的内容简介和基本情况给我说一下,对写序你有什么想法和要求,可给我也说一下。”我立刻将已准备好的一份材料双手递给了柴老。柴老看了看说:“你计划在北京停几天?准备什么时候回去?”我说:“想等您把序写好后再回去。”柴老说:“我会尽快写出来,让你早回去。”

这次相见,一直谈到5时半。

10月23日中午,柴老突然来电话,让我下午两点到某大厦505房间他的办公室找他。

我提前赶到了他的办公室。两点钟准时见到柴老后,他说:“书稿我看了看,真是乡情浓浓,我为平陆这个革命老区的巨变感到欢欣鼓舞。序言我已写好,昨晚和今天上午加了个班,你看看行不行?”拿着序言稿子,我不知说什么才好。随后,我又请求柴老在序言稿子上签个字。他毫不犹豫地拿起了铅笔,庄重地写下“柴泽民”三个字。

下午3时半,我告辞了柴老。6时43分,我乘火车返运。列车在飞奔,我的思绪也在飞奔:这次北京之行,收获真不少啊,完全可用“满实满载”来形容。这次北京之行,使我更深刻地感到柴老是一位理想信念坚如磐石的人,是一位爱党信党、忠于党的人,是一位弘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人,是一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人,是一位关爱青年干部、甘当人梯和铺路石的人……

在柴老的关心下,我编著的《发展县域经济的实践与思考》一书于1998年12月由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了,向伟大的改革开放20周年献了一份心意。柴老的序言也在1999年5月1日《运城日报》刊登了。

在柴老的关心下,《中国共产党平陆县历史纪事(1949.10—2003.12)》一书历经14年,于2004年9月出版发行了。尽管我已离开了平陆,但陈秀玲同志还特意赠送了我一本。至此,平陆县地方党史系统地编纂完成。

敬爱的柴老,请放心吧!您生前关心重视的平陆地方党史研究,而今已硕果累累、如您所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3 10:19 , Processed in 0.062333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