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云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夏秋交替养生可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9-30 11: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随着阵阵秋风的到来,炎炎夏季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结束了,人们还穿着短袖吃着冰淇淋,喝着冷饮,天气就凉了。

秋天是夏天向冬天过渡的一个阶段,它也是天气从炎热转到寒冷的必然阶段,在这个阶段里,随着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的明显变化,人的身体免疫系统还没适应这种变化时就很容易出现感冒、腹泻等秋季常见疾病。那么,此时我们该如何科学养生、预防疾病入侵呢?来让运城市中医医院肺病科主任王金成为大家指点迷津。

不要急着“贴秋膘”

俗话说:立秋到,贴秋膘,冬去春来身体好。在我们日常观念里,夏季高温食欲不振,立秋过后,天气逐渐转凉,胃口也变得好起来,正是“贴秋膘”补身体的好时候。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大鱼大肉”,如果刻意为之,不仅不养生,还可能致病。

家住市区祥和小区的王先生向来爱吃烧烤、喝啤酒。近日,他和朋友一起吃晚饭,大家聊起了“贴秋膘”的话题,决定好好补一补。于是各种肉串、羊排、猪蹄等油腻美食下肚,再配上冰镇啤酒,大家不知不觉就吃得肚子鼓鼓的。饱餐回家后,王先生出现了恶心、腹痛等症状,起初以为只是吃多了,消化了就好,谁知到了后半夜,不仅腹痛没有缓解,还出现了腹泻不止的症状。王先生不得不连夜赶到医院看急诊,经医生检查,他被确诊为急性胃肠炎。

“每年夏秋交替之际都是急性肠胃炎的高发季节。”王金成介绍,经历了漫长的酷热夏季,人们大量吃冷饮,脾胃功能普遍会减弱,如果贸然进补,会骤然加重脾胃负担,长期处于疲弱的消化器官承受不了,导致消化器官功能紊乱,出现胸闷、腹胀、厌食、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而且暑天湿气重,脾胃本易不适,甘厚饮食有助收敛湿气,于脾胃是进一步的伤害。同时,初秋天气仍然闷热,病菌繁殖快,食物易腐败,病菌易乘虚而入,也容易导致肠胃疾病。特别是如果“补出火来”,待真正的秋天到来,人们就容易生病了。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人们就不需要“贴秋膘”了呢?当然不是,“‘贴秋膘’要有度,‘贴’得过猛会给肠胃增加负担。”王金成介绍,经过了一夏的亏耗,立秋之后还需进补,但刚入秋人体消化系统还比较脆弱,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其原则是“少辛多酸”,尽量少吃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以及辛辣、油炸、酒和干燥的膨化食品等辛味之物,进补一些“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如百合、藕、萝卜、木耳、山药、枸杞、鸭肉、鸡肉等,以及一些酸味的应季水果,如苹果、石榴、葡萄、柚子等。王金成介绍道,“苹果可以蒸熟了吃,梨和蜂蜜煮水喝对于润肠通便有很大的效果。在家里也可以用枸杞、莲子、银耳、山楂、乌梅、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做几碗秋季养生粥,这些都能达到润秋燥的目的。”

王金成特别提醒,立秋后也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饮食以温、淡、素、鲜为宜,切忌暴饮暴食,要减少生、凉食物入口,多吃熟食和暖食,尤其是不要早上睡醒就吃水果和喝凉水,避免肠胃受到过度刺激。

此外,在养生进补方面,也要忌无病乱补,如服用鱼肝油过量会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忌多多益善,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以及“凡补必肉、以药代食、越贵越补”这样的想法其实都是不科学的。

起居调养要重视

“气定则神闲,神闲则性静。”秋季五脏归属为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烦躁悲忧之情绪。秋季人们既有收获的喜悦,也难免触景生情,产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失落感。因此,在进行精神调养时,要坚持内心平静、神志安宁。

王金成说,收敛神气,才能养气。有时候,心神消耗的气血,比身体劳作更多,因此不要让自己的内心太疲劳。在精神调养上也应顺应季节特点,以“收”为要,做到心境宁静,不烦躁、不熬夜,以一颗平常心看待自然界的变化,或外出秋游,登高赏景;或收敛心神,保持内心宁静;或多接受阳光照射,转移低落情绪。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预防秋燥对人体的损害,还要及时调节空气湿度,保持四周环境的水分,可以在家中或是庭院内,多种植或摆放一些绿色植物,以增加空气的湿润度。

初秋,昼夜温差加大,体质较弱者极易患感冒和腹泻症。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说,预防秋季腹泻主要是防止着凉,尤其是要防止疲劳后着凉,因为疲劳使身体免疫力下降,病毒容易乘虚而入。除了及时增加衣服,做好保暖之外,还应当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减少发病机会。预防秋季感冒,在起居方面也要有所注意,夜晚入睡时,一定要盖上被单、毛巾被之类的被褥抵御夜凉侵袭。

“春困秋乏夏打盹”,立秋后不仅仅是困,还让人觉得浑身乏力提不起劲。王金成提醒,入秋之后不少人午休少了,加之工作生活压力大,易熬夜,睡眠时间也就随之减少。人困乏的最主要原因是缺少睡眠,大家应避免秋乏的现象出现,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而锻炼的时候要循序渐进。

警惕这些高发病

夏秋交替之后,进入秋季还不是完全冷的季节,时而冷时而热,很容易引发各种疾病。秋季也是很多疾病的易发季节,所以我们要做好预防措施。

进入秋季,人们经常提到的一个词就是“秋燥”。“简单来说,秋季天气干燥,湿度降低,‘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秋在五行之中与肺相应,‘秋燥’最容易危害肺部引起肺炎。”王金成介绍道。

除了肺部疾病外,肠道疾病、呼吸道疾病在秋季也会频繁发作。秋季是各种水果丰收的季节,人们容易生熟不分乱食,加之进入秋季之后,人体的消化功能、肠道的抗病能力开始下降,再加上季节交替之时病菌滋生,食物容易腐败,所以很多人一不小心就会有肠胃方面的烦恼,尤其对于儿童、老人来说,他们的抵抗力相对较低,在秋季极易发生急性腹泻。

同时,秋季也是流行感冒最为严重的一个季节,忽冷忽热的季节不仅让人难以适应,整个免疫系统也很难调整过来,所以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就增高了。

王金成介绍,立秋之后,天气会逐渐转凉,很多中年人会觉得自己骨头痛,这其实就是“秋季病”的一种。“因为夏季人体出汗多,肌肉毛孔疏松,吹空调时间过长,寒气都集中在腿上,秋天一到,不通则痛,就会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的症状,严重者连走路都会觉得不舒服。”除此之外,咽喉炎以及儿童的感冒发烧也是需要预防的“秋季病”。因此,立秋以后尽量少用空调和电扇,注意冷暖变化。

此外,秋季湿度较小、浮尘较多,花草树木开始了新一轮的新陈代谢,各种导致过敏的因素同样容易“招摇过市”,加之空气受到污染,而过敏原会刺激到鼻黏膜,所以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非常高。

王金成特别提醒,秋凉之后,要想提早预防这些疾病,必须从现在开始,多拿凉水洗脸,患有过敏性鼻炎的患者,要经常拿凉水或者凉盐水洗鼻,提早适应秋季日渐变凉的天气。要注意保暖,目前昼夜温差大,夜晚睡觉要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此外,胃病患者饮食应以温软淡素为宜,做到定时定量,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的食物,更忌暴饮暴食,建议戒烟禁酒,适度锻炼,提高抗病能力,减少疾病复发。

魏 濛/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智新云网络 ( 蜀ICP备18012146号-1 )

GMT+8, 2024-11-23 01:49 , Processed in 0.064214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